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悬枢 Xuánshū,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悬极俞(《医心方》),悬柱(《医学入门》)。悬,通旋,旋转,悬起,为托空不着之处。枢,枢纽,枢要,通上连下为枢,为致动之机。穴当人身旋转枢要之处,物必悬而能旋,上身为下身旋转之所悬附,故人身之旋动必以腰椎为其枢纽。人当仰卧之时,腰嵴处约有数寸悬空,可以探手通过。本穴适当此处之上端,两条膂脊之间,故名之以悬,而日悬枢。小儿仰卧,悬空最显,老弱疲乏者悬空较微。

经属

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法:

正坐或俯卧位。从命门穴(参见“命门”)沿后正中线向上推1个椎体(即第1腰椎),其棘突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深刺时有触电感向两下肢放散。注意: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


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常按揉悬枢穴,可治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等胃肠疾病。

功能与主治

功能:温阳健脾,通调肠气。


主治:腹中积气,水谷不化,泄泻,痢疾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腹中积上下行,悬枢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下利,腰脊强不得屈伸,腹中留积。


《针灸大成》:主腰脊强不得屈伸,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下利,腹中留积。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