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本草明览》[清]佚名撰,全书十一卷,分目录和正文两大部分。正文又有药物各论和药性理论两个部分,药物部分以草、木、谷、菜、果、玉石、兽、禽、虫鱼、人部分类排列,药性理论部分为引经报使、六陈、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以及膨胀忌服等内容。各药先述其性味、归经、功效及用法,次于按语之后辨析该药主要作用及使用方法,大多为经验之谈。该抄本中部分内容的书首处,有小字注解,如“苍术出茅山者为佳”等等,因钮文鳌在题解中记有“揣摩”字样,故推断该注解可能为钮氏所注。



流传版本


据《本草明览》目录后记,此书的收藏者与抄录者分别为清代刘东孟和钮文鳌,抄录时间为清咸丰四年(1854)。现存清咸丰四年甲寅(1854)钮文鳌抄本,《中国本草丛书》收载有原书的影印本。



影响评价


本草明览》抄录者钮文鳌对该书评价甚高,曰:“览药性详明,班班可考,询推善本,实当代之鸿宝也。爰借抄一过,以备参观,藏诸箧笥,聊作揣摩之,一助云尔。”该书以阐释药性与主治为重点,并有分析论述,是为临床学习与借鉴的重要本草文献。内容唯一不足的是内容繁简不一,特别是动物药与矿物药内容过于简单,不如植物药内容丰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