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金匮要略编注》清.沈明宗著。沈氏认为王叔和编集《伤寒杂病论》往往参入己见,致使不少条文序列颠倒,意义反晦。且谓“《金匮》第一卷(篇)乃通部察病治法之纲领,故立望闻问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标本、汗吐下和温之法”。卷一首叙“重编大意”,然后重编“脏腑经络先后病”中的条文次序,以“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条作为首条“叙例”;其次分别列“时令”、“问阴阳病十八”、“望色”、“闻声”、“问治未病”、“五脏病喜恶”、“五脏攻法”、“误治救逆”、“切脉”、“厥”、“喘息”等十二类。卷二至卷二十三“痉湿暍病”至“杂疗方”仍依《金匮》原文篇目。卷二十四将“禽兽鱼虫”、“果实菜谷”两篇合为一卷。通过重新编注,使《金匮》原文条理更为清晰,其首篇提纲挈领,尤能示人以门径。
现存康熙三十二年(1693)致和堂初刻本,并见于《医征五种》《中国医学大成》等丛书中。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本书因重新编排,次章冠首,而为序例,使之有条不紊,同时又加入释文,便于读者阅读,有些释文,很有学术见解,在《金匮》古注本中具有一定影响,为研究《金匮》及临证的参考良书。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