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手部疼痛、僵硬、弹响、不灵活……这些病症一次说清

988

浏览:883

时间:2020-09-25

随着智能手机和电子科技的普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迷恋程度越发严重,玩游戏、聊微信、网购、刷微博成了人们每日的“必修课”,因此而引发问题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手腕部疼痛、屈伸困难、手指失去灵活甚至僵硬……面对这些症状,很多人甚至一些医生都会以为是 肌腱炎,殊不知是腱鞘炎的侵袭。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腱鞘炎的相关知识,值得学习参考!

(一)腱鞘炎

1.定义:

腱鞘炎是指慢性劳损或炎症造成肌腱和腱鞘水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腱鞘炎在指、趾、腕、踝及肩部均可发生,尤以腕部和指部最常见。如桡骨茎突性腱鞘炎和指部腱鞘炎。肌腱在短期内活动频繁或用力过度或慢性寒冷刺激是导致腱鞘炎的主要原因。 好发于30~5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为10:1。

2.解剖:

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

腱鞘分纤维层和滑膜层:纤维层位于外层,为深筋膜増厚所形成,对肌腱起约束作用;腱鞘的滑膜层位于腱纤维鞘内,为双层圆筒形的鞘,两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起润滑和营养肌腱的作用。整个滑液鞘内层包在肌腱的表面。外层贴在腱纤维鞘内面,由此构成了密闭、潜在的间隙-滑膜腔。在内、外层滑膜转折部,其间的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一起,在骨面到肌腱下面即在肌腱贴骨面的一侧,相互移行形成的滑膜皱襞-腱系膜,其中有供应肌腱的血管通过。

腱鞘分布在人体腕部、掌指部、足部和肩部二头肌腱沟等处,保护肌腱免受骨骼和其它组织的摩擦和压迫,保证肌腱润滑,使之有充分的活动度。

3.发病原因:

腕背侧第一个骨纤维性鞘管内有两条肌腱通过,即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两肌腱穿岀狭窄的鞘管后与鞘管形成一定的角度,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基底及拇指近节指骨基底。当腕与拇指活动度很大时,肌腱的折角加大。久之,局部的滑膜产生炎症,增厚、肌腱变粗、纤维鞘管壁也增厚,在桡骨茎突处出现皮下硬结节,使得肌腱不易在鞘管内滑动,产生疼痛等症状。

4.易患病人群:

  • 中老年妇女: 此类人群常从事繁琐的日常家务活动,手指、腕部须反复劳作,故而容易罹患腱鞘炎

  • 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人群: 比如打字员、器乐演奏家、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人群,因手腕、手指反复使用,容易导致劳损外伤,故而易罹患本症。本症因多见于电脑操作人群,故有“鼠标手”或“键盘手”之称。

  • 常穿高跟鞋的女性: 穿高跟鞋会使脚趾承受过大压力,长久以往,脚部软组织因长期外界刺激,从而表现肿胀成包块,疼痛剧烈等症状,即屈趾腱鞘炎

(二)诊断要点

1.诊断要点

  • 疼痛腱鞘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局部有明显痛感,在进行运动时关节还会有酸胀和乏力感,有时会有条带状痛感。

  • 局部肿胀: 由于患处长期受到摩擦,肌腱会出现条索状凸起,不同患者凸起程度不同。当患处肿胀时要尽快消肿,以免诱发疼痛

  • 功能障碍: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于手腕部位,由于反复过度摩擦,引起肌腱及腱鞘发生炎症、水肿、纤维鞘壁增厚形成狭窄环,肌腱的纤维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内滑动困难,患者在运动时会觉得痛感明显,进而使运动功能受到影响。

  • 屈指不便: 对于病情严重者,会有屈指不便的现象,多发生于晨起,手指无法自由弯曲或弯曲时感到吃力,也是腱鞘炎的典型表现。

  • 桡骨茎突处有痛感: 部分腱鞘炎患者会在桡骨茎突处感到疼痛,挤压患处时有明显胀痛,局部肿胀,可扪及硬块。

2.患者自测

  • 手指酸胀、疼痛,伸屈活动时有弹响声。

  • 晨起时、劳动后或伸入凉水中时症状加重,稍活动或热敷后减轻。

  • 掌骨头的掌侧压痛,并可摸到结节状的硬块。

  • 后期手指屈曲功能障碍。

(三)常见的腱鞘炎及相关治疗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又名 de quervain病,是出现在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表现为骨突周围有明显的疼痛和拇指活动受阻,局部压痛。多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女性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从腕到拇指止点的折角大于男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原因可能与此特点有关。此外,哺乳或更年期的女性发病概率高于平常,这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

临床表现:

腕关节桡侧疼痛,症状可缓慢出现,亦可突然发病,可向前臂或拇指放射,拇指及腕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尤以腕关节尺偏及屈拇动作时加重。桡骨茎突部位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似骨性隆起的结节,拇指活动受限。

患者自检时可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做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

2. 屈指肌腱腱鞘炎

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主要是指由于屈指肌腱在掌指关节水平的纤维鞘起始部反复摩擦导致的炎症。 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的手掌面,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患指表现为屈伸功能障碍,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指关节屈曲处有压痛,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发病人群中,女性是男性2-6倍,尤以中老年多见,也可见于婴儿或幼儿,其中拇指最多见,其次为环指、中指、小指及示指。

当掌指关节长期过度屈伸活动,因为该处的纤维管反复压迫和摩擦管内的肌腱,可导致肌腱及腱鞘的磨损性炎症,使局部鞘管逐渐増厚,形成环状狭窄,在同一部位的肌腱也由于摩擦逐渐变粗而形成一个球状的膨大部位。因此,当它通过狭窄的腱鞘时,即遇到暂时性的梗阻,一旦强行通过则产生弹响,因此又称之为“弹响指”。

病变处的肌腱呈梭形膨大、色暗黄、失去原有光泽。当肿大的肌腱不能通过时,患指则不能做屈和伸,出现“闭锁”现象。存在上述症状,在手掌远端鞘管起始部有明显压痛,大部分患者可于此处触及结节。

分类:

  • Ⅰ度(扳机指前期):疼痛,手指有嵌顿史,但检查时未见嵌顿,A1滑车部位压痛;

  • Ⅱ度(主动):手指有嵌顿,但能主动伸直手指;

  • Ⅲ度(被动):手指有嵌顿,需要外力帮助才能伸直手指(ⅢA度)或者不能主动屈曲手指(ⅢB度);

  • Ⅳ度(挛缩):手指有嵌顿,近侧指间关节有挛缩。


3.足底屈趾腱鞘炎

穿高跟鞋的状态下长久地站立和行走是女性发生足底屈趾腱鞘炎的主要原因。身体的重心前移,全身的重力都集中在足底的前部,久而久之,腱鞘和肌腱间摩擦、炎症渗出等诱发腱鞘狭窄或炎症。

4.尺侧腕伸肌腱鞘炎

是引起腕关节尺侧痛的原因之一,尺侧腕伸肌肌腱和周围的鞘管对远端桡尺关节和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腕部活动度过大时,因反复牵拉或扭伤,可诱发腕尺侧痛,尤其在用力时腕部酸痛无力。有上述症状,检查对抗腕尺偏伸直时,沿尺侧腕伸肌腱按压可诱发腕尺侧剧痛即可诊断。

5.肌鞘炎

又称轧砾性肌鞘炎。在腕部活动增多时,腕背近侧出现红肿、发热、局部压痛,压之可产生捻发音或踏雪音。

6.急性纤维性腱鞘炎

也称为摩擦音滑膜炎,病变的部位是在滑膜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水肿、充血、白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本病的特点为有一种柔软的摩擦音,这是由于结缔组织的原纤维在水肿的肌腱周围摩擦引起的。最常见的部位是腕上部,特点是桡侧腕伸长短肌腱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的肌腹处最易产生,也称捻发音腱鞘炎

7.急性浆液性腱鞘炎

也叫风湿性腱鞘炎,是全身性风湿的一部分,为急性风湿热的一种反应。患者有高热,关节痛、肿、积液,其中最主要的病变为风湿性心肌炎。退热后则腱鞘的浆液渗出吸收,腱鞘炎自愈。

8.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常发生在外伤以后,特别是穿刺伤,多发生在腕和手指的屈肌腱。感染的早期是腱鞘的滑膜炎,接着肌腱失去光泽,变成灰色或绿色,同时被脓液浸润坏死。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

9.结核性腱鞘炎

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首先侵犯腱鞘的滑膜,由掌部沿尺侧和桡侧滑囊经腕管向上蔓延至前臂。腱鞘因结核肉芽组织浸润而肥厚,鞘内含有黄色渗出液及黄色米粒体。逐渐地肌腱也被肉芽组织浸润形成结节肥大,失去原有的光滑能动机能。当肉芽组织侵及其他腱鞘与神经时可引起屈指及感觉障碍。

关联词条:

  • # 腱鞘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帖内容由注册会员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