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刚药柔药的相互监制问题
药性有刚猛柔顺的不同:刚猛的药属于阳,柔顺的药属于阴。阳性动,阴性静,所以刚药特性为动,柔药特性为静。刚药主动,进入人体后运行就急速,运行急则发挥作用就快而不留余地,治愈疾病快,对人造成伤害同样也非常迅猛;柔药主静,进入人体运行缓慢,运行缓则发挥作用缓慢而持续,治愈疾病慢,对人造成伤害也逐步出现。
学识不够的人,用药容易偏颇,或过刚或过柔,导致的危害不可胜举。而貌似中立的人,也有错误的观点认为刚药、柔药合用可以互相牵制。岂知柔药本性就慢,没办法让他强行加速;刚药本性就快,没办法让他强行迟缓。两者并用,一定是运行快的先发挥作用,喝下药后,开始只见到阳药的作用,见不到阴药的作用。如果病适合用阳药,合用的阴药,开始不会表现出作用,等阳药作用过后,他的不良作用反而显露;如果病适合用阴药, 就会阴药还没发挥作用,阳药的不良作用反而先出现了。因此“中立”的观点也是错的。
总之,只有对病用药,治疗才不会出现问题。
出自《研经言》
用药论一
药性有刚柔:刚为阳,柔为阴,故刚药动,柔药静。刚而动者其行急,急则迅发而无余,其起疾也速,其杀人也亦暴;柔而静者其行缓,缓则潜滋而相续,其起疾也迟,其杀人也亦舒。无识者,好为一偏,其害不可胜言。而中立者,因有牵掣之说焉。岂知柔者自迟,不能强之使速;刚者自速,不能强之使迟。迟速并使,迟者必让速者以先行,下咽之后,但见阳药之行阳,不见阴药之行阴。若病宜于阳,则阴药初不见功,而反酿祸于阳药已过之后;若病宜于阴,则阴药未及奏效,而已显受夫阳药反掌之灾。是以史立者亦谬也。总之,对病发药,斯为行所无事。
注:方剂组成,有君臣佐使,药的配伍有七情(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全和视之 )莫氏此论仅作一家之言观之可矣。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