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莫文泉给中医初学者的建议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1007

时间:2020-08-17

《研经言》学医说


要学医,先明理。理论性书籍,最好的就是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源》一书依据的是经典理论,对病证分门别类而成,比学习《灵》、《素》更容易懂,也容易入门。研习《病源》日久,有一定基础后,再进一步学习《灵》、《素》,并兼顾学习《难经》、《甲乙经》两书作为辅助。明确经络、脏腑的来龙去脉,通晓望闻问切的理论基础,对以往所学能够融会贯通,基础理论扎实后逐渐才能运用自如。


之后再研读《玉函》、《伤寒》、《金匮》这样有方药的书籍。读这三本书尤其应该兼顾学习《脉经》,以分析其中的异同,攻读本草著作(《证类本草》较好)以了解方药的具体应用,这样看病的手段就具备了。


不过《伤寒》的理论,不能强求短时间内就全部掌握,一定要长期的深入到《肘后》、《千金》及《千金翼方》、《外台》四书中,以及《本事方》、《百证歌》、《九十论》、《明理论》这些著作里,相互对比学习,慢慢的体会其中的道理,豁然领悟的时候,一定可以进入更高一种境界。


大致来说,开始的时候医生对伤寒一类病证的研习要比对杂病的研习所用精力更多,一通百通,对伤寒一类病证有所心得以后,对于杂证的治疗也会水到渠成的加以把握,这样就可有所成就。如此渐进的过程不是亲自经历的人是不知道的。明了中医传承顺序,了解医道本源,关于如何学医也就这样了,至于理论与临证实际结合,而达到登堂入室的境地,就要依靠各自的努力修为了。


至于《圣济》、《局方》以后的书,等到学有所成的时候再去学习,也可以开阔思路,广博见识。没必要因后世之书相对经典来说属于末流就完全否定而固步自封。

关联词条:

  • # 中医入门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