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独泻条口治肩周炎

四君人参

浏览:521

时间:2022-02-28



【穴性特点】


条口为足阳明经穴。位置在上、下巨虚之间,胫、腓骨间隙中,位于条状肌肉处,上通于胃,下达足跗,故名条口


犊鼻下8寸,犊鼻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本穴具有祛湿温经、舒经活络的作用。


《针灸甲乙经》认为该穴可治疗“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针灸大成》指出该穴主治“足麻木,风气”,历代各家各有论述,同时补充了许多配伍。


现代主要用条口穴治疗小腿疼痛、脘腹痛、下肢麻木肩周炎等疾病。


【操作技法】


条口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一般取坐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取穴,左肩病针右侧,右肩病针左侧,进针后针尖朝向承山穴方向,可采用“烧山火”法,得气后嘱病人患肢做上举、摸腰背、攀对侧肩膀等动作,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行针3~5分钟即可。


【诊疗现场】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肩关节周围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因此,只有积极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其治疗主要是针对关节疼痛、关节僵直及功能障碍。根据多名名医的临床经验,运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某女,50岁,2003年9月6日就诊。


患者主诉右肩关节疼痛6月,当劳动或受凉后症状加重,夜间凌晨尤甚,影响睡眠,穿衣、梳头、写字均受限。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压痛明显。血沉、抗“O”、X线片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诊为肩周炎


嘱患者坐位,取条口穴,皮肤常规消毒,以2寸毫针快速入1.5寸,用泻法。针时嘱患者活动患肢。治疗5次后,症状消失,肩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又治疗5次,病告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

关联词条:

  • # 条口
  • # 肩周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侯中伟,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