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出处

《丹溪心法》

详细内容

[组成]

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


[用法]

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

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方解]

痛泻之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2:“痛泄。”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

  • 痛泻要方
    组成 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用法 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 补脾柔肝,...

    求道

    24

    0

  • 蔡淦:从肝论治脾胃病
    脾胃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慢性胃炎、肠炎、溃疡等。中医学常将脾胃病归属为“胃痞”“嘈杂”“胃脘痛”“腹痛”“便秘”“泄泻”等范畴,表现为中脘痞塞不通、胀满疼痛、烧心反酸、嗳气叹息、食欲不佳...

    求道

    822

    0

  • 刘立昌: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泄泻案
    黄某,男,时年47岁,2013年9月3日初诊。  发病过程:反复腹泻2年,吃冷食或牛奶则易发,无腹痛。在中医院、市人民医院服中药半年效果不明显。近2年体重减轻5kg,食量、食欲正常。前几年工作压力大。...

    求道

    469

    0

  • 胡水勋: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泄泻病案
    李某,男,时年43岁。  患者近3月来稍进油腻荤腥食品或情绪激动后,则出现腹痛,腹泻,便质稀挟少许粘液,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无异常。曾服用加味保和丸和蒙脱石散等药物,...

    求道

    603

    0

  • 痛泻要方加味治愈顽固性腹痛
    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卷二。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四味药组成。方中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该方具有补脾柔肝,祛湿...

    求道

    574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