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目札是指眼脸开合失常,时时眨动,不能自主的症状。多见于小儿。本症在《小儿药证直诀》称“目连札”。亦有称为“小儿目札”者。习惯性或癔病性目札,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肝经风热目札:两目连札,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能自主,或伴发热,或致风搐,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肝气乘脾目札:两眼睑时时札动,面色发青,夜卧易惊,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舌苔白腻,脉濡细。

 

肝虚血少目札:双睑连札不止,眼部涩痒,常以手揉眼,时轻时重,甚者入暮不能视物,舌淡红,脉濡细。

 

脾伤疳积目札:眼睑频频札动,轻者眼如常人,重者轻度畏光流泪,痒涩时作,或灼热疼痛,白睛红赤,午后症情加重,或有潮热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细。

 

鉴别分析

 

肝经风热目札:多由风热侵袭肝经,引动内风,循经上扰,故眼睑筋肉上下左右如风吹,频频眨动,不能自主,甚则手足搐动。治宜疏风清热,平肝定搐,方用泻青丸,或柴胡清肝饮。如阴液已伤,应配合六味地黄丸

 

肝气乘脾目札:本证与肝经风热目札虽同为肝风引目而致,但肝经风热目札,系外邪引动内风。而肝气乘脾目札,则是肝气过盛化风,脾土受侵,故见面色发青,夜卧易惊,神疲纳呆。但不发热,亦无抽搐,可以鉴别。治宜平肝健脾,方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白芍生姜。如肝风较甚,去人参,加赤芍、蝎尾、钩藤

 

肝虚血少目札:多由肝血亏损,血虚生风,眼睑筋肉失于滋养,纯属虚证。症见双睑连札不止,兼感涩痒难忍。治宜补肝养血,方用养肝丸加减。亦可采用新鲜猪肝、羊肝煮食。

 

脾伤疳积目札:多由饮食偏嗜,饥饱失节,睥胃伤损、酿成疳积,积久化热,疳热上冲眼目。故眼睑频频眨动,羞明流泪,涩痒灼热,午后潮热。治宜健脾消疳,疏肝清热,方用肥儿丸。

 

目札是小儿常见症。多与肝脾两脏有关,但有虚实不同。肝经风热目札为热盛动风的实证。肝虚血少目札为血虚不能荣养筋肉,濡润目窍的虚候;肝气乘脾目札,乃肝强脾弱;疳积伤脾目札,乃脾伤疳积;均属因虚致实为患。临床需加辨审。

文献与评述

《审视瑶函》:“按目札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札也。此恙有四:两目连札,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胆经风热,欲作肝疳也。(用四味肥儿丸加龙胆草而瘥);有雀目眼札,(服煮肝饮,兼四味肥儿丸,而目明不札也);有发搐目札,属肝胆经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治,兼六味地黄丸补其肾而愈);因受惊眼札或搐,(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芜荑黄连以清肝热,兼六味地黄丸以滋肾生肝而瘥)。”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