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疏肝健脾补肾治疗月经量过少案一则(孟繁甦)

求道

浏览:565

时间:2022-07-13

梁某 女,27岁,2021年12月10日首诊。


主诉:月经量逐渐减少6个月。


现病史:近半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仅用护垫),无痛经,月经周期正常。月经前乳房胀痛,食欲差,大便每2-3天一次(多数素食)。心情郁闷,容易生闷气。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既往史:长期熬夜,已经排除甲亢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


证型:肝郁脾虚肾亏


西医诊断:月经过少


治法:疏肝理脾,补益肝肾


方药:当归芍药散加减


当归10克 白芍20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川芎10克 党参15克 盐菟丝子15克 制何首乌10克 北柴胡10克 薄荷(后下)5克 合欢皮10克


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21年12月17日二诊:


服上药后无特殊。上方去首乌,加枸杞子10克、盐补骨脂15克,共7剂。


2022年1月21日三诊:


本次月经量增加,月经前乳房胀痛减轻,纳可。患者较满意,守方以善后。


临证体会: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共出现两处:《妇人妊娠病篇》第5条:“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以及《妇人杂病篇》第17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当归芍药散原方组成如下: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芎藭三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由记载所知,当归芍药散是治疗妇人腹痛方。因为原文对病症陈述简单,“朽痛”有腹急痛及缓痛分别,尤以腹中急痛为多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曰:“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从组成来看当归芍药散是由三味“血分药”和三味“水分药”组成,除了治疗妇人腹痛外,还可用于肝郁、脾虚、血瘀、水停等诸症。后世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等即由此方化裁而来。根据组分含量不同,作用各有侧重。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2天,经量亦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多由于卵巢储备功能不足、卵巢早衰等造成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闭经。在中医妇科学中将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分为肾虚、血虚、血瘀、痰湿、肝郁等因素,临床上多是两个或者以上证型共同致病。本例患者以月经量逐渐减少为主诉就诊。从“月经前乳房胀痛、心情郁闷、容易生闷气、纳差”可以判断患者肝郁日久导致气机不畅,故肝经所循行部位乳房胀痛,易生闷气等。肝旺克脾土,则脾失健运、出现食欲减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为肝郁脾虚之舌脉象。因此本例患者以当归芍药散为主方。加柴胡薄荷合欢皮重于疏肝,调达肝气。“乙癸同源,肾肝同治”是明代李中梓提出的学术思想,“肝肾同源”思想在中医妇科理法方药中具有重要意义。肝主疏泄,肾司闭藏,肝藏血,肾藏精,肾精需依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依赖肾精的充养,肾精可以化生肝血,肝血可以滋养肾精,精血互生,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代人经常出现过度劳累、熬夜等情况,损伤肾气。故加菟丝子枸杞子等平补肝肾,有五子衍宗丸之义;加首乌以养肝血。经过调整后,患者月经量明显增加,达到患者满意。嘱患者平素注意调畅情志、防止肝郁伤及脾肾,使得气血精津生化乏源,进而发展为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编辑 阚丽娜 二审 赖海标

关联词条:

  • # 月经过少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