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曹惕寅:治高血压惟求一通
    曹氏治疗高机压病,不仅留意气火,还顾及痰浊。认为肥人痰多在于湿,瘦人痰多在于火。前者因湿重运迟而痰浊内生,后者因火旺炼液而胶结成痰。痰绕舌根则言语不清,痰阻经络则四肢废用。偏于痰湿,治宜燥湿助运以化痰...

    求道

    306

    0

  • 刘少方归脾汤治怔忡案
    陆某,男,35岁。初诊(1960年4月20日) 脉息浮大而空,舌无苔而淡白。怔忡时作,咳则气短无力,不思饮食。脉证相参,证属虚象,宜归脾汤加味治之。处方:潞党参二钱 焦白术二钱 绵黄芪钱半 川贝母二钱...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340

    0

  • 冉品珍痿证论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无力,肌肉瘦削,甚至手足痿废不用。《素问·痿论》有“五痿”之名,是指筋、骨、脉、肌、皮,以心、肝、脾、肺、肾五脏联系定的名。它的病因,是因肺热与阳明燥气相合,消灼津液,致使宗筋不润,关...

    求道

    307

    0

  • 【川派名中医】杨莹洁辨治脾胃病
    1.善用理中,温理脾阳寒侵太阴,或情志抑郁,饮食停滞,伤及脾阳,杨老善用理中汤温理脾阳,其临证加减,杨老尤为推崇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肿胀》中所言:“如中宫之阳气不舒用干姜者取其散,少腹之阳气下陷用炮姜...

    求道

    380

    0

  • 冉品珍医案两则
    壹   头疮:   赵某,男,11岁。1974年初诊。   头枕部溃烂不愈6月,多种药物治疗不效。溃面约6×3厘米,无毛发生长,表面覆以灰白脓性分泌物,肉色晦暗,周边表皮可见紫红瘀血。   治疗单用外...

    求道

    284

    0

  • 名医冉品珍
    冉品珍,遂宁县巨贤乡人,原成都中医学院教授。生于一九一三年,逝于一九八七年,终年七十四岁。冉老少时就学于私塾。攻读儒书,诸子百家,天文史地,糜不遍览,后弃儒习医,从学于遂宁名医徐立三先生,习医之时,刻...

    求道

    271

    0

  • 汪剑 || 成都名医冉品珍
    一我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习的几年,经常能听到一些老师对学校一位已故老前辈交口称赞,这位老前辈就是冉品珍先生。冉品珍先生出生于1913年,逝世于1987年,曾任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因临床擅用...

    求道

    373

    0

  • 沈仲理临床惯用秘验方
    1.治疗子宫肌瘤惯用方(1)行气化瘀,消瘤缩宫方用于经前乳胀,少腹疼痛,或肛门坠胀,经行崩冲或漏下不止,夹有瘀块,舌黯红,有瘀斑,脉涩或细弦。贯众、海藻、夏枯草、半支莲、鬼箭羽、蛇莓、马齿苋、川楝子、...

    求道

    287

    0

  • 近代苏南朱氏伤寒派介绍( 张薛光)
    近代苏南朱氏伤寒派是发端于江苏江阴的一个地域性医学流派,以近代江阴名医朱莘农为代表,以夹阴伤寒的辨证论治为学术特点,探讨少阴肾脏的阴阳盛衰对伤寒热病病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强调肾阳在病程中的至关重要性,其...

    求道

    341

    0

  • 朱少鸿学术经验(节录)
    朱少鸿先生深谙《内经》、仲景之学。医案无不引经据典,皆有所本;而临证施治,则灵活变通,既不拘于经方,又不泥于时方。对治疗伤寒、湿温及调理肝胃诸症,能独辟蹊径,擅用苦辛通降,以运化中焦,斡旋枢机。辨证注...

    求道

    386

    0

  • 《朱少鸿医案》选读
    痰饮门常州刘左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虚则痰不易化,脾虚则湿不能运;痰上逆而喘咳不休,湿下注则囊跗俱肿。肿之与喘,无非气失升降,而乏运行之力也。细审症情,要不外乎痰饮为患。溯其来由,恰是脾之湿...

    求道

    327

    0

  • 黄煌:朱莘农治肾虚之体复感外邪的夹阴伤寒经验
    朱莘农(1894~1962),名慕伊,江苏江阴人。家世业医,擅治伤寒。莘农壮岁行医乡里,晚年悬壶无锡,医名颇盛。莘农以诊治“夹阴伤寒”名时。所谓夹阴伤寒,实系肾虚之体复感外邪,热病之中兼挟阴经见证的一...

    求道

    317

    0

  • 杨天鹏治伤经验
    1.治伤切忌寒凉中医认为,“有伤必有瘀,有瘀必致痛;有伤必有寒,有寒必阻滞,有滞必有瘀,有瘀必有痛”。中药治疗损伤性疾病,无论内治法,还是外治法,都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杨氏认为,“用药的途径不同,但治伤...

    求道

    334

    0

  • 樊氏七拗汤(樊正阳)
    三拗汤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这是三拗汤方的治疗症候原文。鼻子塞,声音重,明显是感冒了。语音不出,鼻子不通气...

    求道

    370

    0

  • 卓雨农诊治崩漏证治六法
    1.血热证其症状为经血骤然下崩,或淋漓不断,色深红,烦热口渴,精神不衰,头眩,睡眠不安,舌红而干,苔黄,脉滑数有力。治疗当以清热凉血止血。拟选自制方清经止崩汤主之。方药:生地18克、丹皮6克、黄芩9克...

    求道

    342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