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全国性中医考试题(施今墨、张简斋等名医命题)
1948年的特考中医师根据余瀛鳌教授寄我的另外资料中有一件《1948年特考中医师考试之追忆》,作者黄维三《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10月第28卷第4期,现摘录于下:“参加1948年……将于12月11日...


求道

695

0
张简斋治愈宋美龄胃病(张存悌 李明哲)
张存悌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41年夏天,宋美龄在重庆时患了胃病,她的胃病是少年时在美国读书留下的宿疾。只是多年来生活在优裕环境中,保养甚好。抗战期间到了重庆,由于水土不服,加上日本飞...


求道

573

0
张简斋医案赏析(彭景星 彭慕斌)
下元素虚 治饮邪须安冲气夏某 ,风水合病 ,服疏化之剂 ,肿势渐消 ,喘咳未已 , 不能平卧 , 口甜 , 哕呕 , 涎多 , 脉沉小。拟用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淡姜、细辛、五味子、甘草、白芍、姜...


求道
四君严选

479

0
近代名医——张简斋
张简斋(1880~1950)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三代行医,得其真传,年轻时医术就崭露头角,在医界颇负盛名,有“南张北施(施今墨)”之称,当年民国诸多达官名流都投医门下,如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于...


求道

614

0
张皆春眼科80余味常用药物精华
一荆芥:辛,温,入肝、肺经,疏风散邪,消肿散结而退目赤,除眼部风邪诸症。防风:辛,温,入膀胱、肝、脾经,为除风胜湿之要药,治疗目赤、流泪、风牵偏视等症。羌活:味辛、苦,性温,气雄而散,入膀胱、肝、肾经...


求道

438

0
沈舒文基于“三维六纲”辨治食管癌经验(贾钰洁,方瑜等)
摘要介绍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谢教授认为该病与虚、滞、瘀、毒关系密切,脾胃虚弱、气机失调、瘀毒互结为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治疗上以健脾和胃、益气养阴为主,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恒,活血化瘀、...


求道

461

0
沈舒文教授治疗病窦综合征验案举偶(韩红艳)
病窦综合征, 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 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常见病因为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亦见于结缔组织病、甲状...


求道

460

0
沈舒文:治慢性胃病 补虚通滞 以润为降
滞损交夹是慢性胃病具有共性的核心病机。故治疗理虚滋胃补脾气;开痞除满调气机。沈舒文治胃病养阴重于补气,胃病虽脾与胃同时受病,然阳明胃腑阳气隆盛,邪滞于胃最易化热,化热则伤阴,胃阴虚多于脾气虚,用药以润...


求道

537

0
沈舒文 益胃化瘀汤
组成 太子参20克,麦冬10克,石斛12克,半夏10克,黄连6克,枳实15克,刺猬皮15克,没药10克,徐长卿12克,佛手10克,砂仁5克(后下)。功能 养阴益气,理气化瘀。主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异...


求道

462

0
沈舒文:枳实芍药散配三棱莪术 破气调血治腹痛
王捷虹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肠功能紊乱、不全性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若出现腹痛为主者,沈舒文常用枳实芍药散合三棱、莪术构成配伍组药进行治疗。枳实芍药散出自于《金匮要略》卷下。白芍入血分,能柔肝缓...


求道

480

0
沈舒文: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 温中补虚治胃寒
王捷虹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


求道

481

0
沈舒文: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王捷虹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沈舒文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


求道

543

0
沈舒文:游仙散配徐长卿 行气化瘀治胃痛
王捷虹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胃痛可发生在多种胃病中,古方游仙散由草果、延胡索、五灵脂、没药等组成,具有行气化瘀止痛作用,沈舒文在此方基础上配徐长卿,形成治疗胃痛的配伍组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胃...


求道

396

0
沈舒文: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满
王捷虹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


求道

553

0
沈舒文:左金丸配刺猬皮 清肝胃郁热制胃酸
王捷虹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泛酸是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左金丸是由黄连、吴茱萸二药组成,出自元·朱震亨的《丹溪心法》。原方黄连与吴茱萸剂量比例为6﹕1,黄连苦寒入心,清热泻火;反佐以吴茱萸...


求道

554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