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联想——祖传方一首
最近下载了一本书,是手抄本,没有正式名字,共14页,pdf格式。翻阅了一下,看到第四方,不禁引起了我的一段联想…………先把此书方抄录一下。让噎食病低头让路:处方:珍珠2分,麝香2分,明雄黄4分,梅片2...

四君人参
作者授权

626

0
燥湿健运话苍术
苍术也称赤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根茎,处方常写茅苍术,意思茅山苍术为道地药材,茅山地处江苏,故茅苍术也称为南苍术,其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或黄白色,散有多数称为“朱砂点”的橙黄色或棕...

凤翅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499

0
《伤寒论》六经病传递方式:传经与经传
作者:梁华龙关于六经病的“传经”方式,在《伤寒论》中,有“传”“转属”“转系”的描述,如原文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

四君人参

1200

0
从“晕针治病”谈晕针
作者:张松兴笔者有幸跟随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郝学君教授学习针灸,从其言传身教中受益颇多。比如在针灸科不时会遇到晕针的患者,老师便谈了自己对晕针的看法,现将其记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四君人参

538

0
《伤寒论》:真假寒热与寒温表证辨
作者:梁华龙“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本条原文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的第11条,意在区别太阳病表寒证和表热证的临床表现,但...

四君人参

609

0
茯苓四逆汤——仲景时代的“破格救心汤”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

四君人参

677

0
《伤寒论》“桂枝法将息”新解
•“将息”思想是《伤寒论》中的重要思想,但大多医家解释为“调养、休息”的意思。通过学习伤寒原文,认为释为“施行和停止”的意思更为明确。•“桂枝法将息”的具体内容应为:温服啜粥,温覆微汗,获效停药,未效...

四君人参

459

0
胸椎旋转疼痛脊中求
案例:胸椎旋转疼痛脊中求(2019、8、24)患者:陈果,男,40岁左右,偏胖。职业:重庆长安汽车试驾员.现病史:左侧肩胛骨内侧缘中段身体左右旋转、翻身起床等牵扯痛,症状有月余,其它地方按摩、针灸、拔...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650

0
脾经之密
腹哀,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及第八肋间动、静脉。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痢疾,消化不良等。直刺1-1.5寸。 大横,经穴名。出《针...

王家祥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962

0
循经针法——论气
前天给大家聊了一下天道,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气。用针,首要的要明白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人体的气机变化,是跟循自然的,这个大家都明白了。 我们先看看自然界的气是如何来的?道生一,一生二...

王家祥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535

0
针灸原来可以这样(四)
2012.04.19 女,36,项部正中连及后脑强紧不舒,刺平衡针腰痛穴,立舒。2012.04.19 女,29,体操女教师,训练过度,双大腿前后、外侧连及胯部合并腰骶部正中、小腿肚酸痛,分别取双地仓、...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742

0
针灸原来可以这样(三)
2011.2.13下午,一男,32岁,经常性腰扭伤患者,前三天抬重物又致右侧腰扭伤,扭伤处一筋团隆起,,压痛,取养老,动气针法,愈。叹为神奇。2011.02.13下午,又一肩痛患者,因眠时受寒致右肩酸...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92

0
止疼妙药有麻黄
麻黄的三大功用:发汗、平喘、利水,在临床上疗是可靠的。止疼妙药有麻黄。麻黄止痛的显著效果,我也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证才认识到的。尤其是在治疗风湿痺痛中为我必用之药。对于麻黄止痛的作用,我和大家一样有个...

茯苓
四君严选

689

0
温兴韬:漫话麻黄汤及其类方
麻黄汤被称为还魂汤,可见其功效非凡。然晚近江浙沪一带医家用之颇少,畏之如蛇蝎,避之如虎狼。或有终其一生极少用之。经方大家徐灵胎曾批叶天士,“此老独不喜用柴胡”,其实通观《临证指南医案》,可知叶氏对麻黄...

四君人参

594

0
大汗淋漓,仍用麻黄
有汗用桂枝,无法用麻黄。这是伤寒定规。犯之则变症多端。然经常会遇上,感冒者多是先用西药治疗,如吃阿斯匹林发汗。汗出而热不退,表症末解。若有老人,可能还会大汗淋漓,依然发烧。按中医套路,有汗有桂枝。但有...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72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