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五十二病方》,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共记52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因以为名。现能辨认的医方约280余首。本书不见于历代文献记载,为现存最古的一种医方著作。
1973年底,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公元前168年之前著成的简帛医书,其中有一部没有书名的方书,整理小组根据原有目录共有52个以病名为中心的小标题,定名为《五十二病方》,这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专著。
《五十二病方》用篆书抄写在高约24厘米的半幅帛上。帛书折成三十余层,出土时折叠处已断裂,成为长方形“页”片,部分有程度不等的破碎残损。据推断帛书的抄成不晚于秦汉之际,即应为公元前三世纪末的写本。
《五十二病方》是一部首尾完备的医方专书,现存459行,每行约32字。书首有目录,正文中每种疾病都有抬头标题。每种标题下记载各种不同的方剂,少则一二方,多则二十几方。全书现存医方总数283首。书中的病名,包括见于五十二个篇题和正文在内,初步统计约103个,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方面。在药物方面,初步统计有247种。关于药物的剂型,书中有汤剂、丸剂、散剂等。制药的方法也有不少特色,如有酒制丸、油脂丸、醋制丸等。所述的治疗方法,有灸法和砭法,还有用药外敷法、药浴法、熏法、熨法、按摩法、角法(类似后世用火罐法)等。
从《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谈起 ——十二“经脉穴”源流考(黄龙祥)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㿗病治疗中载有一灸方“灸其泰阴、泰阳□□,令”,原书整理者注曰:“太阴、太阳,人体脉名,似指足太阴脉、足太阳脉。”于是国内有些学者据此,并参照《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十一脉病候下“...


求道
畅读VIP

327

0
《五十二病方》成书时地考(董尚朴)
十几年来,国内外就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成绩斐然。但对成书年代和地域,除基本肯定抄写不晚于秦汉外,探讨较少。笔者认为,《病方》约成...


求道
畅读VIP

328

0
《五十二病方》治则学初探
《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医方书,书中记载了十分宝贵的治则思想的运用与经验,鉴于迄今尚无对早于《内经》及先秦以前的中医治则思想进行专题研讨的文献,故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祖国...


求道
畅读VIP

263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