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正营 Zhèngyíng,出《针灸甲乙经》。名解:正,正当也。营,军队驻扎的营地,有建设、营救之意。该穴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散热缩合并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目窗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散热缩合并化为阳气,阳热风气没有因冷缩而变为寒湿之气,本穴起到了正当维持天部气血运行变化的作用,故名。

经属

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取穴法:

正坐或仰卧位。自头临泣(参见“头临泣”)向上量2横指(拇指1横指为1寸),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顶骨)。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着额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帽状腱膜下结缔组织。腱膜下结缔组织为疏松结缔组织形成,因此,又称腱膜下间隙,位于帽状腱膜和颅顶骨膜之间。由于该间隙在颅顶部的范围非常广泛,其向前可达眶部,向后达上项线(枕骨)。此间隙内出血时,常形成较大血肿,血液的瘀斑可到上眼脸的皮下。因该隙内的血管,可通过导血管与板障静脉与颅内硬脑膜静脉窦相交通,颅外的感染,经此途径至颅内。因此,把此间隙的颅顶部称为危险区,针刺时应严格注重消毒。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周围扩散。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头痛头晕时,用手指指腹掐揉正营穴,可快速缓解。

功能与主治

功能:通络止痛,平肝熄风。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上齿龋痛,恶风寒,正营主之。


《针灸大成》:主目眩瞑,头项偏痛,牙齿痛,唇吻急强,齿龋痛。


类经图翼》:主治头痛目眩,齿龋痛,唇吻强急。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