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外感风热漏睛:内眦部轻度胀痛,肤色稍红,局部轻度隆起,压之有脓汁或粘薄混浊泪液外溢。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红苔白,脉浮数。
心火炽盛漏睛:内眦部肿胀疼痛明显,硬结拒按发热口渴,尿黄舌红,脉数。
热邪稽留漏睛:内眦部肿胀疼痛,按之变软,有脓汁从泪窍溢出,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气血两虚漏睛:眦部肿胀日久,红肿渐消,疼痛渐减,惟有稀汁脓液或青黑腥秘脓水时时从泪窍溢出,久久不愈。体虚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
鉴别分析
外感风热漏睛与心火炽盛漏睛:二者都是漏睛未溃期的常见证。外感风热漏睛,多由风热邪毒,上犯目窍,停留睑中,引动内火,内外合邪而成。《审视瑶函•漏睛》说:“原因风热眼中停,凝结如脓似泪倾。”《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说:“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汁不尽,谓之脓漏。”风热外感,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脉浮数等表热证。风热停滞睑眦,故毗睑红肿胀痛,治宜疏散风热,方选疏风清肝散。心火炽盛漏睛,多因心经热邪,蕴蓄日久,上攻内眦而发,以内眦部红肿热痛明显,发热口渴,舌红,脉数为鉴别要点。治宜清火解毒,方选竹叶泻经汤。
热邪稽留漏睛与气血两虚漏睛:二者虽都是漏睛破溃期的常见证,但有虚实之别。热邪稽留漏睛,多因热毒久蕴不去,腐化肌肤,渐成脓液,脓蓄泪窍,故压之有脓液从泪窍排出。热邪滞留,故有发热口渴,舌红脉数之证,治宜清心排脓,方选清心排脓汤。气血两虚漏睛,是患者体质素虚,正不胜邪,故见眦部虽不红肿,但泪窍脓汁不断。治宜扶正祛邪,方选人参养荣汤。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