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甘草 (炙) 二两,干姜一两半。
用法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备注
康平本曰四逆为回逆。
各家论述
茯苓虚无淡渗而降下,导无形之火以入坎水之源,故以为君,人参补汗下之虚,而益胃中之津液,干姜辛热,守中而暖胃,附子温经,直达下焦,导龙火以归源也。
先汗后下,于法为顺,病仍不解,遽增昼夜烦躁,亦是阴盛格阳之烦躁也,用茯苓四逆,抑阴以回阳。茯苓感太和之气化,伐水邪而不伤阳,故以为君;人参生气于乌有之乡,通血脉于欲绝之际,故以为佐;人参得姜、附,补气兼以益火;姜、附得茯苓,补阳兼以泻阴;调以甘草,比之四逆为稍缓和,其相格故宜缓也。
熊曼琪《伤寒学》:
茯苓四逆汤由四逆汤加人参、茯苓组成。方中四逆汤回阳救逆,以固肾本;人参壮元气、补五脏、安精神、益气生津。人参配四逆汤,于回阳之中有益阴之效,益阴之中有助阳之功。茯苓重用至四两,取其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渗利水湿之功,助姜附温阳利水以消阴翳,合人参壮元气、安精神以止烦躁;诸药合用,共奏回阳益阴兼伐水邪之功、
本方由四逆汤加茯苓、人参而成。四逆汤回阳救逆,人参益气养阴,安精神,定魂魄。阳虚而阴为继者,多取此法;茯苓利水通阳,宁心安神。水渍阳微者,配姜、附,其效益彰。
茯苓四逆汤治老妇三阴重症(徐守愚)
新昌西庚 陈师仑母病 治案(戊辰九月初六)年臻七旬有余,患病一月,已属可虑。况目下六脉沉迟,舌苔白滑,四肢逆冷,汗出恶寒,昼夜下痢六七次,少腹刺痛,绵绵不休,米饮不进者十余日,...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309

0
魏长春运用茯苓四逆汤验案四则
魏长春(1898~1988年),浙江慈溪人。魏老行医达70年,治学严谨,熟稔经典;心系病家,医德高尚,临症胆大心细,处方知常达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既善于时病急症的救治,又长于内伤杂病的诊疗,积有丰...

四君人参
畅读VIP

884

0
茯苓四逆汤治泄泻
刘绍武医案:齐某,男,49岁,1988年10月26日就诊。3个月前,因天气炎热而服生冷,致泄泻,腹痛,曾用中药治疗后痊愈。后又食生冷,再度出现泄泻。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病程迁延至今。证见泻下青...


白术
签约讲师

804

0
茯苓四逆汤治喘促(肺心病)
何志雄医案:1964年,有一肺心病员住院治疗,经中西药调治后,病情好转。某晚,适余值班,黎明前,护理来唤,云此肺心病员突见张口呼吸,端坐床头而不能卧。余急给氧,气略平。但四肢渐冷,至天明,冷更甚,手逾...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701

0
茯苓四逆汤治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
贺有琰医案:汪某,男,53岁,1959年1月7日入院。心慌气喘反复发作已3年,每年发作2—3次,每次发作15分钟,近次发作已三星期之久。伴有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不能平卧。检查:急性病容,有紫绀,...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66

0
茯苓四逆汤治亡阳
白祺宗医案:李某,女,35岁。平素阳常不足,外感寒邪,发热恶寒,寒多热少,入夜尤甚,常增被而不暖。初用辛凉解表,继用苦寒泄下,以致病重,卧床不起已两个月。现症:面色白无华,精神恍惚,形体消瘦,凉血大出...


白术
签约讲师

687

0
茯苓四逆汤治烦躁
周连三医案:段某某,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证见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家属诉:起初微烦头痛,屡经诊治,因其烦躁,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面色青黑,精神极...


白术
签约讲师

635

0
茯苓四逆汤——仲景时代的“破格救心汤”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

四君人参

635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