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地五会 Dìwǔhuì,出《针灸甲乙经》。地即土地,地为下,指足部,五即五个,会即会合,分布于足部的少阳经穴有五,此穴居其中,为上下脉气会合之处,故名地五会。
经属
属足少阳胆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取穴法:
坐位或仰卧位,小趾向上翘起。在第4、5跖骨之间可见一凸起肌腱(即小趾伸肌腱),在该肌腱的内侧缘凹陷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足背筋膜、骨间背侧肌。皮肤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分布。跗外侧动脉发自足背动脉(在距骨颈处),向前外行于足背,发交通支连于弓形动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经常用拇指指腹按揉地五会穴,对足趾麻木等不适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功能与主治
功能:疏肝理气,散风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腋肿,胁痛,乳痈,足背肿痛,内伤吐血。
配伍
《千金方》:地五会、阳辅、申脉、委阳、天池、临泣,主腋下肿。
《天星秘诀歌》:耳鸣腰腿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与五会。
《席弘赋》: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内伤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肿。
《针灸大成》:主腋痛,内损唾血不足,外无膏泽,乳痈。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耳鸣腰腿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针经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与地五。
《席弘赋》: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