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活血、补血治疗胸痹一例(唐蜀华)
李某,男,50岁,干部。
初诊:2001年8月27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2年前因劳力性心绞痛反复发作,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行PTCA术治疗,术后仍感胸骨后闷痛,持续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性质与饮食、活动无关,自觉胸中有气,嗳气频频,忧心忡忡。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无异常,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再梗塞,服阿司匹林、华法林等症状不缓解,为此求诊。
诊查:舌淡红苔薄白,脉小弦缓。心脏听诊: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及腹部未见异常。
辨证:气滞血瘀,营血不足。
治法:行气,活血,补血。
处方:醋柴胡3g 赤芍10g 炒枳壳10g 川芎10g 红花10g 白芍10g 桃仁9g 全当归15g 仙鹤草15g 炒生地10g 桔梗6g 丹参15g 炙甘草3g,7剂
二诊:9月3日。服7剂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胸中有气感、嗳气症状消失,胸闷时间缩短,程度减轻,食欲好,舌淡苔薄,脉缓。原方去仙鹤草继服,以冀续效。
处方:醋柴胡3g 赤芍10g 白芍10g 炒枳壳15g 桃仁9g 桔梗6g 红花10g 川芎10g 丹参15g 炒生地10g 全当归15g 炙甘草3g, 7剂
再服7剂后,患者情绪好转,自诉如释重负,胸闷、胸中有气感、嗳气等症如失。效不更方,再进7剂。随访半载,一切正常。
【按语】患者有"胸痹"宿疾,经西医手术治疗,有形之瘀虽除,但无形之瘀尤在,瘀阻胸阳,心脉不畅,故胸闷;瘀留于经络,气机阻滞,则忧心忡忡,自觉胸中有气,嗳气频频;舌淡红苔薄白,脉小弦缓表明有气血不足的一面。本证与"血府逐瘀汤"治疗之"胸任重物"有形似之处,故用以化裁。醋柴胡行气解郁;桔梗、枳壳相伍,一升一降,疏通胸中气机;白芍、生地养血柔肝;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补血活血。本方行气而不耗气,活血化瘀而不伤血,故能著效。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字数统计 |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