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

茯苓

浏览:761

时间:2022-03-21

吴茱萸汤伤寒论》原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伤寒论》242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胃虚有寒饮,则食谷欲呕,宜吴茱萸汤主之,若服药后呕反增剧者,是误把上焦因热致呕,而以本方治之也。


王某,男,72岁。2021年3月18日初诊。诉烧心10余年,重则吐清水。现烧心(胃脘部烧灼感),似有火烤,重时吐清水、夜重,重则不能寐;喜热饮。查体见患者平躺后腹部如舟状,上脘部触摸冰凉。脉沉细。胃镜显示慢性胃炎


该患者无通过汗出而解的表证,无口苦咽干胁痛半表半里证,故病位在里,烧心只是单纯的一个症状,寒热均可发生。由此得出该患者病位在里,病性属阴属虚寒。


诊断:里虚寒(西医称为胃炎)。


方药:吴茱萸汤加减。药物组成: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5服,水煎服。


3月23日复诊:患者反映服药2服后,烧心加重,服第3服后,开始没有再烧心。二诊效不更方,再进5剂。3月31日特来感谢,表示痊愈。


按:患者患病十余年,服用经方,在短短几日,取得良好效果。笔者认为无论患有何病,必会在人体相关病位有所反应,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病性不外乎阴阳,在临床只要定出病位、辨出病性、看有无夹饮、食、瘀血等证,即可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即辨六经、析八纲,进而辨方证。

关联词条:

  • # 吴茱萸汤
  • # 吞酸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网络转载:本文作者徐文灿,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由四君收集编校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