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论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988

浏览:589

时间:2020-10-22

作者 :  邢京禹 王晓艳


笔者从事推拿教学与临床, 《推拿学》中的手法基本要求略有体会, 今以自己的理解结合临床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望同道予以斧正。

  

1、 持久


是指手法在应用中应持续一定的时间, 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 治病的总时间。在治疗中必须根据病情需要确定每次治疗的时间和疗程, 在每次治疗中须使手法的作用力累积达到一定的量, 经相应次数的治疗由量变到质变, 由此使患病机体由病理状态转为痊愈或好转; 二是, 治疗过程中施用每一种手法所用的时间。在治疗时医生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治则, 并由此确定一组手法, 在这一组手法中的每一种治疗手法都须持续一定的时间, 不可变换太频,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员普通存在手法缺乏套路和层次, 变换太频, 手法作用不连续, 故疗效较差, 现代手法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研究表明滚法最佳推拿时间为5 分钟, 如低于5 分钟则不会达到最佳效果, 长于5 分钟并不能增加治疗效果,故临床应用手法时须结合现代手法研究, 科学组合手法, 用最少的体力和最简洁的手法组合取得最佳疗效。

  

2、有力


是从手法的力度上讲, 主要是指手法须有一定的力量。在临床具体应用时须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体质、病情、季节等情况确定, 不可一概而论, 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另外, 手法的现代研究又科学的指导我们要以最科学而有效的力度施治。如滚法的现代研究证实施治的最佳力度为7公斤左右。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 将会有效地指导我们用最佳的力度取得最好的疗效。

  

3、均匀


包括手法的力度和频率两个方面。首先, 要求在治疗中手法的力度须均匀, 不可忽轻忽重, 并且要注意在整个治疗过程合理分配体力, 不能在治疗的开始力量大, 随着体力的消耗在治疗后半段所用的力减弱; 其次是要求手法的频率要保持一致, 不可忽快忽慢。每一种手法都有一定的频率, 超过或低于手法的最佳频率都会影响手法的效果, 甚至改变手法的作用性质。如滚法的最佳频率为每分钟120 次左右, 否则将会降低疗效; 再如一指禅推法频率为120~160 次, 可调和营卫, 舒筋活络, 健脾和胃。如果手法频率提高到每分钟220~250 次, 则称为缠法, 有较强的消散作用[3]。


4、柔和


指手法既要有明显的得气感, 又要舒适轻快, 变换自如。这一基本要求实际上主要是指手法必须熟练, 即所谓“熟能生巧, 巧能生变”, 只有勤练手法, 真正领会每一手法的动作要领才能作到这一点。除了练习每一手法外, 还须注意在治疗时不同手法的变换衔接, 要使手法能连贯性。


5、深透

指手法的作用力须达到病变部位。这一点除了要求推拿医生须多练手法外, 还告诫医生须作推拿练功, 象易筋经、少林内功等, 并且在手法操作过程中要全神贯注, 做到意到、气到、力到, 只有如此才能随着医疗实践的增多而使手法得到较大的深透力。对于基本要求须辩证理解, 如持久除了对时间的要求外, 还包含力度的持久, 也就是力度上要均匀, 不可忽轻忽重; 要求手法有力但不可盲目追求力度, 须兼顾柔和, 做到柔中有刚, 刚柔并济。以上五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从总的方面的论述了手法的基本要求, 每一种手法都应按基本要求力求规范准确, 但每―种手法的要求又不尽相同, 在学习时要辨证学习, 充分理解手法的动作要领, 切实做到如《医宗金鉴》所言“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 方称为手法也”。

关联词条:

  • # 按摩推拿法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帖内容由注册会员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