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呈卵圆形或不规则的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0.7~3厘米。黄棕色或深棕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外被一层粉状物,手染之成黄棕色。质坚硬,较难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与自然铜极相似,有的断面中央呈黄白色,有金属光泽(黄铁矿),边缘呈暗棕色或深黄棕色,最外层则为黄棕色,粉质(褐铁矿)。气微,味淡。以铁黄色、形圆、体质坚重者为佳。
拼音
Shé Hán Shí
别名
蛇黄(《唐本草》)、蛇黄石。
来源及植物形态
为氧化物矿物褐铁矿的结核。采得后除去泥土杂质。产浙江、广东等地。
采制
洗净泥土,砸成小块。
《日华子本草》:"烧赤三、四次醋淬,飞研用之。"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①治心悸火动:蛇黄(烧赤,酒淬至酥)二两,朱砂一两(与蛇黄同研水飞),天麻二两(别为末)。三味合匀,每以半钱,少以薄荷汤调,食后、夜卧服。(《本草衍义》)
②治风痫,不问长幼,并是积热风痰攻心所为:蛇黄小者二十枚,以槲树汁拌,入火煅令通赤,取出,于净地上一宿出火毒后,细研如面;又用狗胆一枚,取汁相和,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暖酒下十五丸,三、五日后当吐出恶痰涎。(《圣惠方》)
③治小儿惊痫,因震骇恐怖,叫号恍惚:蛇黄三个(真者,火煅醋淬),郁金七分(一处为末),麝香一字。上为末,饭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煎金银磨刀水化下。(《小儿药证直诀》蛇黄丸)
④治肠风下血:蛇黄二颗,煅,醋淬七遍,捣研如面。每服三钱匕,陈米饮调下,食前服之。(《圣济总录》蛇黄散)
按语备注
化学成分为含水的三氧化二铁。质多不纯,含水量无一定,又常夹有砂、粘土、锰、磷、钙、钒等。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