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孙秉严验案:膀胱癌——辛温化瘀,驱毒通利

求道

浏览:447

时间:2023-03-30

冯某,男,59岁,住天津市。


1965年1月出现血尿,逐渐增多,4月病情加剧。入天津某医院,膀胱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口外上方有珊瑚状肿物2cm×2cm×2cm,病理检查为膀胱“乳头状癌”,经治疗未能控制病情,1966年11月26日复查,膀胱三角区粘膜可疑有广泛转移浸润。患者拒绝手术,于1966年12月来诊。


查体见面色发青,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紧。十指全无甲印,舌、腮印(+),双耳壳结节(-),胃及脐左侧压痛(+),肋腹部小白点56个。证属寒湿瘀滞毒结,治以辛温化瘀驱毒通利。汤药处方:


附子30g,肉桂30g,炮姜30g,当归15g,赤芍15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麻黄10g,熟地30g,牛膝15g,斑蝥5个,滑石15g,鹿角霜10g,金钱草15g,牵牛子20g,槟榔30g。水煎2次,早晚分服。


成药处方:新丹,每日1剂;化毒片,每日5片;附子理中丸,每日1-2剂。


服药后,从小便小排出许多白色坏死组织,大便中排出粘冻状物。至1967年6月4日来复诊时,一切不适症状基本消失。1983年追访,膀胱癌未复发,仍健在。

关联词条:

  • # 孙秉严
  • # 膀胱癌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