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 (去皮心,熬,研如脂) 一两。
用法
备注
相关条文
方出《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有注"见《千金》司空裴秀,为散用亦可。先和成汁,乃倾口中,令从齿间得入,至良验。"
各家论述
饮食自倍,冷热不调,腹中急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脾胃以饮食而自养,亦以饮食而伤,故饮食自倍,填塞至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则令人腹痛欲死。《经》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也。以平药与之,性缓无益于治。故用大黄、巴豆夺门之将军以主之,佐以辛利之干姜,则其性益速而效益捷矣。
此手足阳明药也。大黄苦寒以下热结,巴豆霜辛热以下寒结,加干姜辛散以宣通之。三药峻厉,非急莫施,故曰备急。
《删补名医方论》:
柯韵伯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逐肠胃冷积,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然白散治寒结在胸,故用桔梗佐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寒虚,不议及寒实也。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