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Zhǐ Jǔ Zǐ
别名
木蜜(陆玑《诗疏》),树蜜、木饧(崔豹《古今注》),白石木子(《荆楚岁时记》),蜜屈律(《太平广记》),鸡距子、癞汉指头(《苏沈良方》),栞栱(《埤雅》),背洪子、兼穹(《朱子大全》),拐枣(《救荒本草》),天藤、还阳藤(《滇南本草》),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纲目》),白石枣(《医林纂要》),万寿果(《药物出产辨》),鸡爪梨、甜半夜,龙爪(《中国树木分类学》),碧久子(《广州植物志》),金钩钩、酸枣(《江苏植药志》),鸡爪果(《南宁市药物志》),枳枣(《中药志》)。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连果柄一并摘下,晒干。或碾碎果壳,筛出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按语备注
枳椇子解酒毒有其特殊功能,凡酒精中毒者用之每获良效。《本草纲目•卷三十一》李时珍云:“枳棋,本草止言木能败酒,而丹溪朱氏治酒病往往用其实,其功当亦同也。”书中并录朱丹溪治酒毒一病案,云 “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乃服补气血之药,加葛根以解酒毒。微汗出,人反懈怠,热如故。此乃气血虚,不耐葛根之散也,必须鸡距子解其毒。遂煎药中加而服之,乃愈。”据悉,枳椇子产地(如安徽等)民间习惯用枳椇子带肉质花序轴的果实浸酒或酿酒,饮之甘美无比,即使是不善饮酒之人,多饮亦不醉。笔者曾以枳椇子、葛花煎水代茶,帮助嗜酒如命,而患有慢性疾病,必须禁酒的人,戒除酒瘾,获得成功。据服用者反映,饮用此药后,酒味渐觉淡而无味,遂不思饮酒。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