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事随笔:透天凉
一43岁贵州籍建筑工人,在两米高的脚架摔下来,当时并无大碍,只是擦伤背部皮肤,后逐渐出现右侧背部一下半边麻木和木硬束紧感觉,已历多年。
检查:右侧T5—T6水平以下麻木等感觉障碍,阴茎也有一边麻木出现。舌淡苔厚腻,脉缓,
诊断:根据医院诊断是胸5---6椎体损伤导致右侧以下感觉障碍。个人诊断是痰淤阻滞,
复诊:没有什么效果,
复诊:效果模糊,
治疗:在同侧胸椎4--8夹脊穴进行悬灸。
在足三里分三部进行透天凉手法,在地部重提轻插六次,再人部重提轻插六次,在天部重提轻插六次,问病人有何感觉,答毫无感觉。
令病人意守背部患处。再一次从地部重提轻插,再一次人部经行重提轻插,病人说,感觉背部有水出现。仿佛水沿着大腿足阳明经流下来了。到足面,见到如此效果,马上停针出针。病人说患处束紧感消失,但其他没有改变。
复诊:病人说半侧麻木轻松很多,没有木硬和束紧感,但仍是麻木很重的。
治疗:效不更方,复用昨天处方,复在足三里行透天凉之法,但无论多少度的行针,始终做不出透天凉感觉,哪怕一点点凉快都没有。
此时感觉病人有疲惫症状,心想病人脉是缓的,可能是因实致虚。许久之病导致出现不足。
治疗:针关元1,5寸,得气后,将针提起朝向阴茎刺之。补法,这个阴茎出现麻木不仁感觉。稍后,将针提起再直刺一寸许,补之,下肢出现热感,复在大腿健侧足三里,上巨虚补之。再足三里将针提起皮下,针尖朝向背部,令患者意守背部患处,行补法,病人感觉背部发热。
如此加减治疗十多天,完全解除症状而愈。
按:这个病开始出现效果后,就渐渐不再朝向痊愈方向走,其实病人已经呈现疲惫不足之象,复健侧补之,又渐渐复原,前期在于泻。如果不及时补之,仍是泻法,恐怕治疗效果原地踏步的,因此治疗之时补泻适宜才有好的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2296,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