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宝书说方:安中散治虚寒胃痛

四君人参

浏览:469

时间:2022-09-26

虚寒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多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以致寒邪客胃,凝滞不通而成,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缠绵不休,喜温喜按,口吐酸水,宿食不消,上腹胀满,余常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安中散治之,每获良效。


方药:玄胡索、良姜、干姜小茴香肉桂各150克,牡蛎120克,甘草300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每次服5克,每天服3次。


体会:方中用元胡止痛,牡蛎制酸,甘草和中,良姜、干姜小茴香肉桂温胃驱寒。寒则凝之,温则通之,通则不痛矣,故用以治疗虚寒胃痛最为合拍,常收立竿见影之效。日人汉方医的巨擘大冢敬节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极力推崇之,用以治疗寒邪引起的各种胃病均效。推而广之,还可以用来治疗寒邪所致的各种腹部疾患,如寒疝、痛经等。原书中记载:治疗“远年日近,脾痛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胀满攻刺腹胁及妇人血刺痛。”由此可见,本方使用的关键是以大队温药以祛寒,寒邪去则胃复康。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名《和剂局方》,是宋代太医局编写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收录了大量当时临床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而成,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流传较广,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至今仍在广泛地应用着。元代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责其用药过于温热,实乃一家之言、一管之见,有失公允,不可轻信。《和剂局方》中有很多珍贵的方药,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继承,安中散就是一个例证。

关联词条:

  • # 胃痛
  • # 安中散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由四君收集编校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