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会阳 Huìyáng,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名解:会,会合、交会也。阳,阳气也。会阳名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本穴物质为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其量也小,至本穴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后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相会,故名会阳。
经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取穴法:
俯卧或跪伏位。下髎下,尾骨下端旁软陷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尾神经。皮肤由第四、五骶神经后支和尾神经分布。第五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骨裂孔穿出,分布于尾骨表面的皮肤。骶管下口的两侧,原为第五骶椎的下关节突,即骶角,形成骶管裂孔的外侧界,其间距为15.9~18.2毫米,裂孔的高度为23.5~25毫米,该孔为骶尾韧带所覆盖。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会阴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能与主治
功能:益肾固带,通调二便。
主治:带下,阳痿,痢疾,泄泻,便血,痔疮。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肠澼便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久痔阳气虚乏。
《类经图翼》:腹中寒气。
《针灸大成》:主腹寒,热气冷气,泄泻,肠癖下血,阳气虚乏,阴汗湿,久痔。
《循经考穴编》:男子阳气虚乏,阳痿,妇人赤白带下,经行腰腿疼痛。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