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Hǎi Sōnɡ Zǐ

别名

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

来源及植物形态

松子仁,始载于《海药本草》,原名海松子。为松科常绿乔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的种子。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

采制

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取出种子,置干燥处保存。

性味归经

性味:甘,温。

①《海药本草》:"味甘,大温,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小温,无毒。"

《玉楸药解》:"味甘辛,气平。"


归经:入肝、肺,大肠经。

《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②《要药分剂》:"入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养液,熄风,润肺,滑肠,治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


1 ,松子仁,质润多油脂,能润滑大肠,通利大便,适用于老年、产妇,体弱津伤,大便燥结者。可单用松子仁煮粥食,或配伍其他润肠通便之品。《本草纲目•卷三十一》引寇宗奭方治虚秘,用松子仁、柏子仁、麻子仁等份,研泥,溶白蜡和丸梧子大,每服50丸,黄芪汤下。其他如郁李仁瓜蒌仁等润肠之品亦可随证配伍。


2 .松子仁又能润肺燥,治肺燥咳嗽,咯痰不爽。《本草纲目•卷三十一》引《外台秘要》苏游凤髓汤,治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每服二钱,食后沸汤点服。本品亦可随证加入润肺止咳方中。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膏中。


注意:《本草从新》:便德精滑者勿与;有湿痰者亦禁。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海松子,气味香美甘温。甘温助阳气而通经,则骨节中风水气,及因风头眩死肌自除矣。气温属阳,味甘补血,血气充足,则五脏自润,变白不饥所由来矣。


2.《本经逢原》:海松子,甘润益肺,清心止嗽润肠,兼柏仁、麻仁之功,温中益阴之效中乙肺燥痰、干咳之良药也。


3.《玉楸药解》:松子仁与柏子仁相同,收涩不及而滋润过之,润肺止嗽,滑肠通秘。开关逐痹,泽肤荣毛,亦佳善之品。


4.《海药本草》:主诸风,温肠胃


5.《日华子本草》: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


6.《开宝本草》: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


7.《本草衍义》:与柏子仁同治虚秘。


8.《纲目》:润肺,治燥结咳嗽


9.《本草通玄》:益肺止嗽,补气养血,润肠止渴,温中搜风。


10.《本草再新》:润肺健脾,敛咳嗽,止吐血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