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鼻孔呼吸有臭味,称之鼻臭。多见鼻藁及鼻渊病,严重者可有恶臭,其臭味特殊,俗称“臭鼻症”。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肝胆湿热鼻臭:鼻涕黄绿,有臭味,鼻塞头痛,嗅觉减退,鼻孔局部压痛,或有头晕,面红目赤,口干咽燥,便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脾虚湿热鼻臭:鼻有臭味,恶臭难闻,鼻孔内有黄绿干痂,嗅觉减退或不闻香臭,伴有脘闷腹胀,头痛思睡,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舌苔白腻或黄燥,脉濡数。
鉴别分析
肝胆湿热鼻臭:为肝胆湿热郁结,循经上扰鼻窍所致。因湿蕴热蒸,化腐为脓,故脓有臭味。口苦、咽干,且伴胸胁苦满,舌质红,苔黄腻等肝胆湿热之症。治宜清泄肝胆湿热,佐以解毒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辛夷等清热解毒之品。
脾虚湿热鼻臭:为脾虚失运,湿浊停聚,阻塞中州,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湿郁久则化热,湿热互结,伴有化腐成脓,其臭难闻,治当化湿清热,方选三仁汤加减。
本症前者属实热证(肝胆湿热);后者属本虚标实证(脾虚湿蕴化热),临床不难鉴别。鼻为肺窍,故二者与肺均有密切关系。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