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刺迎香而得闻香

四君人参

浏览:604

时间:2022-03-08



【穴性特点】


迎香以鼻闻香臭而得名,清·岳含珍《经穴解》云:“穴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针三寸,禁灸。”该穴可以通利鼻窍,疏散风邪。《甲乙经》认为可以治疗“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太平圣惠方》认为可以治疗“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风叶叶动,状如虫行。”《入门》认为可治“眼目赤肿”。现代应用该穴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面痒,面肿,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操作技法】


用2.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各1ml,稀释转移因子3U(12岁以下儿童针头换用5号皮试针头)。迎香穴局部常规消毒,进针后卧针顺鼻唇沟向上透刺至鼻通穴,上下缓慢提插,待有酸、麻、胀感并向鼻根部传导抽吸无回血,将药液推注入穴位,每穴用药量为1ml(12岁以下儿童用药量减少为0.5ml),出针后用棉杆稍压针孔片刻即可。每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诊疗现场】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


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又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鼻不闻香臭是鼻窍不通,肺气不利的表现。采用迎香透鼻通穴药物注射疗法治疗慢性鼻病有较满意的疗效。


如治李某某,女,25岁。主诉:双侧反复交替性鼻塞7年。冬天或感冒鼻塞加重,躺卧时鼻塞尤甚,夜间不能入睡,半卧或端坐稍好,曾到多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服用千柏鼻炎片鼻炎清毒剂等药,并用康灵克通、强的松等行鼻甲封闭,疗效不佳。用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净滴鼻,初时滴药后鼻可通气半日,久之滴鼻后只通气1~2小时,医生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患者拒决手术。就诊后用迎香透鼻通穴药物注射的方法治疗2周后,鼻塞减轻,滴麻黄素溶液可通气6~7小时,鼻腔粘膜水肿减轻。治疗1疗程后,鼻塞症状消失,鼻腔粘膜基本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治疗期间未服中、西药。

关联词条:

  • # 迎香
  • # 鼻塞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侯中伟,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