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Mì Ménɡ Huā

别名

小锦花(《雷公炮炙论》),蒙花(《本草求真》),黄饭花(《南宁市药物志》),疙瘩皮树花(《中药材手册》),鸡骨头花(《四川中药志》)。

释名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密蒙花》:“其花繁密,蒙茸如簇锦,故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密蒙花,始载于《开宝本草》。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主产于湖北、四川、福建、广东、甘肃、陕西等地。


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采制

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雷公炮炙论》:"凡使密蒙花,先拣令净,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却拌蜜令润,蒸,从卯至酉出,日干,如此拌蒸三度,又却日干用。每修事一两,用酒八两浸,待色变,用蜜半两蒸为度。"

性味归经

性味:甘,凉。

《开宝本草》:"味甘,平微寒,无毒。"


归经:王好古:"入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


本品清肝热兼可润肝燥、疏风热、散郁滞,以治目疾见长,对实证与虚证多种眼病均可应用。如用治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多泪,目昏生翳诸症,可与石决明菊花木贼等伍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密蒙花散。若肝虚有热,目昏干涩,或生翳障,可配伍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等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主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眼。"

2.刘完素:"治羞明怕日。"

3.王好古:"润肝燥。"

4.《本草经疏》:"密蒙花,观《本经》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豆疮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5.《本草求真》:"密蒙花,味薄于气,佐以养血之药,更有力焉。"

按语备注

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尚以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作密蒙花。商品习称"新蒙花"或"蒙花珠",四川草药名"梦花",性淡平,亦主治青盲、翳障、羞明、多泪等,但较少用。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