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Tiān Hú Suī

别名

鸡肠菜(《千金·食治》),滴滴金(《生草药性备要》),翳草(《医林纂要》),铺地锦(《潮州府志》),肺风草(《质问本草》),破铜钱(《植物名实图考》),满天星(《草木便方》),明镜草(《分类草药性》),翳子草、盘上芫茜(《岭南采药录》),细叶钱苗口(《广州植物志》),落地金钱(《贵州民间方药集》),过路蜈蚣草、鱼察子草(《福建民间草药》),花边灯盏(《广西中兽医药植》),天星草、猫爪草(《南宁市药物志》),地星宿(《贵阳民间药草》),伤寒草、鼠迹草(《广西中药志》)。

来源及植物形态

天胡荽,始载于《千金·食治》。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H. rotundifolia Roxb.],以全草入药。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


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H. rotundifolia Roxb.]

采制

全年可采,鲜用或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苦,寒。"

②《医林纂要》:"辛,平。"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百日咳、尿路结石、脚癣、带状疱疹结膜炎丹毒


1.用于风火赤眼,咽喉肿痛,以及蛇缠疮等症。

本品具有祛风清热作用,对于风火赤眼,可配桑叶菊花点地梅等药同用;对于咽喉肿痛,可配土牛膝白毛夏枯草等同用;治疗蛇缠疮,可用新鲜全草捣烂,用酒精浸半天后,用棉花球蘸搽患处。


2.用于百日咳

本品又有化痰止咳作用,可用治百日咳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捣取汁涂。

各家论述

①《千金·食治》:"疗痔。"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癞,臭耳,鼻上头风,痘眼去膜,消肿,敷跌打大疮。"

③《草木便方》:"治头疮,白秃,风瘙,疥癞。"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肾脏炎、黄疸。外用揉擦伤肿,塞鼻可消眼炎,取汁滴耳中治中耳炎。"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钩虫病。外用捣涂酒渣鼻。"

⑥《南宁市药物志》:"治瘰疬毒疮,无名肿毒,跌打筋伤,哮喘。"

⑦《本草推陈》:"治急性扁桃腺炎及咽喉炎,疥癣,蛇咬伤,痈疽,漆疮,风湿痛,挫伤等。"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