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陷谷 Xiàngǔ,出《灵枢·本输》。别名陷骨。凹者为陷。陷,自高而下也。谷,指两山间流水之道。经气自高处之冲阳而走向第2、第3跖趾关节如阱如谷之处,陷谷之名至为恰当。

经属

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木。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取穴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短伸肌、第二跖骨间隙。皮薄,由腓浅神经分布。皮下布有皮神经及足背静脉网。足背深筋膜薄,但很坚韧,其形成的足背韧带的表面有足背(动脉)网,由跗外侧动脉、弓形动脉的分支和腓动脉的穿支等吻合而成。此网并借跖背动脉的穿支与足底动脉吻合。针经上述结构以后,在趾长伸肌腱第二、三趾骨的肌腱之间,穿经趾短伸肌至第二跖骨间隙内的骨间肌。以上诸肌均由腓深神经支配。

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扩散至足背。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能与主治

功能:调和肠胃,健脾利水。


主治:肠鸣腹痛水肿,足背肿痛,腹胀满喜噫,面肿目痛,热病汗不出。

配伍

《千金方》:陷谷列缺,主面目痈肿。


百症赋》: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水中留饮,胸胁支满,刺陷谷出血立已。面肿目痈,刺陷谷出血立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肠鸣腹痛,热病汗不出,振寒,疟疾


备急千金要方》:热病,肠鸣而痛,腹大满,喜噫。


《针灸资生经》陷谷,主腹大满,喜噫。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