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简介
吴普,三国时医家。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为名医华佗之弟子。精于医术,且专长于本草学及养生。吴普向华佗学练“五禽之戏”,坚持锻炼,年九十余而尚牙齿完坚、耳目聪明。吴普且辑有本草书《吴普本草》,原书早佚,为后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现代尚有人辑出铅印本。另又编集《华佗方》,一作《华佗药方》,已佚。
七录著录:华陀弟子吴普本草六卷,隋志曰:"亡。"旧唐志有"吕氏本草因六卷,吴普撰。"新唐志则作"吴氏本草因六卷,吴普。"可见"吕"字为"吴"字之误。后汉书卷敬遥捉一一二华陀传中有普之记事。蜀本草之陶序注曰:"普,广陵人也。华陀弟子,撰本草一卷。"嘉佑本草所引书传曰:"吴氏本草,魏广陵吴普撰。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内不复有,惟诸子书多见引录,其说药性寒温、五味,最为详悉。"本草纲目卷一:"吴氏本草,其书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华陀、弟子李氏,所说性味甚详,今亦失传。"
按《后汉书·华佗传》:广陵吴普从佗学,依准佗疗,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馀,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按《佗别传》: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为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普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冥,牙齿完坚,饮食无损。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