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庞安时(约1042~1099),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取黄帝扁鹊脉书研读,不久即通晓其说,并能阐发新义,时年不满20,后安时病耳聋,进一步钻研《灵枢》、《太素》、《甲乙经)等医籍,经传百家与医药有关者,亦无不涉猎,融会贯通。庞安时医术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医不谋私利,常让来诊者在自己家里住下亲自照料,直至治愈送走,他晚年参考诸家学说,结合亲身经验。撰成《伤寒总病论》6卷,对仲景思想做了补充和发挥。其突出特点是着意阐发温热病,主张把温病伤寒区分开来,这对外感病学是一大发展。


庞氏对《难经》非常推崇,著有《难经辨》数万言,惜未传世。另外,还著有《主对集》、《本草补遗》,均已散佚。


《宋史本传》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尝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详,意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予之术盖出于此,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合符节。且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是二脉阴阳相应,如两引绳,阴阳均则绳之大小等,故定阴阳于喉手,配覆滥于尺寸,寓九候于浮沉,分四温于伤寒,此皆扁鹊略开其端,而予参以内经诸书,考究而得其说,审而用之,顺而治之,病不得逃矣。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古今异宜,方术脱遗,备阴阳之变,补仲景论,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图片粥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旁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有问以华佗之事者,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遂屏郤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续明道杂志》:蕲水县,有高医庞安时者,治疾无不愈,其处方用意,几似古人自言心解,初不从人授也。蕲有富家子窃出游,偶邻人有斗者,排动屋壁,富人子方惊惧疾走出,惶惑突入市,市方陈刑尸,富人子走仆尸上,因大惊,到家发狂,性理遂错,医巫百方不能已。庞为剂药,求得绞囚绳烧为灰,以调药一剂而愈。庞得他人药,尝之入口,即知此何物及其多少不差也。
《东坡杂记》:蕲州庞安常善医而聩,与人语,书在纸,始能答。东坡笑曰:吾与君皆异人也,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而何?
《书蕉》:庞安常,名安时,蕲水人,宋神哲间名医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精于伤寒,妙得长沙遗旨。性豪侈,每应人延请,必驾四巨舟,一声伎,一厨传,一宾客,一杂色工艺之人日费不赀。
《仇池笔记》:庞安常为医,不志于利,得善书古画,喜辄不自胜。九江胡道士颇得其术,与予用药,无以酬之,为作行草数纸而已,且告之曰:此安常故事,不可废也。参寥子病,求医于胡,自度无钱,且不善书画,求予甚急,予戏之曰:子粲可皎彻之徒,何不下转语作两首诗乎?庞胡二君与吾辈游,不日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澹山杂识》庞安时,蕲州蕲水人也,隐于医,四方之请者,日满其门,安时亦饶于田产,不汲汲于利,故其声益高。余尝见其还自金陵,过池阳,先君命余往谒之,随行四五大官舟,行李之盛,侔部使者。一舟所载声乐也,一舟辎重也,一舟厨传也,一舟诸色技艺人无不有也,然其人自适,不肯入京,医之妙亦近世所无也。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