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骨骨膜。有趾背动、静脉及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皮肤由腓深神经终末支的侧支分出两条趾背支,分布至第一、二趾相对缘的皮肤。
刺灸法
配伍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针灸甲乙经》: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阴跳,遗尿,小便难而痛,阴上下入腹中,寒疝,阴挺出,偏大肿,腹脐痛,腹中悒悒不乐,大敦主之。小儿痫瘛,遗精溺,虚则诸病痫癫,实则闭癃,小腹中热,善寐,大敦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目不欲视,太息。主卒疝暴痛,阴跳上入腹,寒疝,阴挺出,偏天肿,脐腹中悒悒不乐,小便难而痛,灸刺之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心痛,汗出,阴上入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胀肿满,少腹痛,中热,喜寐,尸厥状如死,妇人血崩不止。
《针灸大成》:主五淋,卒疝七疝,小便数遗不禁,阴头中痛,汗出,阴上入小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腹胀肿病,小腹痛,中热喜寐,尸厥状如死人,妇人血崩不止,阴挺出,阴中痛。
《玉龙歌》: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