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简介
缪希雍(1546~1627)。字仲淳,号慕台,原籍海虞(今江苏常热),后迁金坛。父尚志,兄昌期以东林党祸毙于狱。缪氏牵连在东林党内,辗转逃避,移居金坛。缪氏性耿直,有豪气。曾师事司马大复,与不少名医来往。
著有《神农本草经疏》3卷(1625),《先醒斋医学广笔记)3卷(1622),尚有《续神农本草经疏》、《方药宜忌考》、《仲淳医案》、《本草单方》等。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由弟子丁长孺辑录,语简法备,切于实用,涉及内、外、妇、儿诸科,多有独到见解。其中吐血三要法,尤为后世重视,至今用于临床。
缪氏深究药物炮制,谓汤、散、膏、液、丸之作用不同。同为酒渍,有的须酒浸以助其力;有的须细锉,煮酒密封,渐收其效。同为丸药,面糊取其迟化直下焦,半夏南星以姜汁稀糊取其易化,炼蜜丸取其迟化气循经络,腊丸难化,意在迟取效。他还认为药物随土地变性,用药当详察。
缪氏斥五运六气之谬,非医学治病之书,无益于治疗。《祝医五则》则为医德重要文献。
按《金坛县志》:缪希雍,字仲淳,由常熟迁居金坛,与东林诸先达相友善,工岐黄术,有殊解,一折衷于理,推本神农图经,辨其性味之所以然,屡有奇验。著《广笔记本草单方》,江阴司训庄继光刻之以行。卒时,翰林学士钱谦益经纪其家。
按《苏州府志》:缪希雍,字仲醇,常熟人,精医术,医经方书,靡不讨论,尤精本草之学,谓古三坟之书,未经秦火者,独此而已。神农本经,朱字譬之六经也,名医增删别录,朱墨错互,譬之注疏也。本经以经之,别录以纬之,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抉摘轩岐未发之秘,为人电目戟髯,如遇羽人剑客,好谈今古事成败,诚奇士也。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