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彭力平:治疗双侧拇屈肌腱腱鞘炎经验

求道

浏览:547

时间:2022-08-14

罗某,男性,时年1岁4个月。


  家长诉出生后几个月即发现双拇指屈曲畸形,不能伸直,几家医院都建议手术治疗。家长觉得小孩年幼,难以接受手术,遂来院寻求非手术治疗。


  首诊证候


  体查:家长称,患儿常将双拇放口中吸吮含咬,检查见患儿双手拇指指间关节肤色、肤温正常,掌侧皮下有硬结,指间关节弹性固定在半屈曲位,当掌拇关节伸直时指间关节无法掰直,而当掌拇关节屈曲时,拇间被动活动轻度受限。照片排除骨性疾患,诊断为双侧拇屈肌腱腱鞘炎


  【治疗方法】


  开处院内制剂“活血温经散” (艾叶三棱莪术威灵仙等)煎煮后滤汁浸泡手指,每日1副,分2次煎泡,每次浸泡20分钟,保持药水温度38~40度,每泡7天停药3天。同时施行理筋手法——缓慢并轻柔地推揉拇指关节掌侧,将掌指关节固定于屈曲位将指间关节被动屈伸,当场教会家长按摩,嘱每次10分钟,每天3~5次;给患儿使用安慰奶嘴。


  【疗效随访】


  经过2周的治疗,指间关节的屈曲度明显改善;继续使用上方浸泡、手法理筋,至3个月的治疗完成时,双手拇指活动完全恢复正常,硬结稍变小、变软。患儿家长非常高兴——不用手术就解决了困扰全家人的难题。


  心得体会:


  幼儿拇屈肌腱腱鞘炎不多见,是否为先天性尚难定论,症状体征与成年人有许多相同之处,只是成人的发病或因用手过度,或因局部摩擦,而幼儿多因吸咬(多属正常习惯)所致。


  鉴别诊断主要是指间关节病损,检查的要点,一是X线照片,二是专科体查:只要掌拇、指间关节的被动活动正常,则考虑肌腱疾患。


  西医疗法除了封闭注射(在儿童不太现实,中医的针刀治疗也是如此),多考虑手术,对比较顽固的病例尤其如此。其实,幼儿发育快、修复快,可塑性强,如果即时、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以往已有十余例幼儿病例用相同方法治愈。如此年幼的患儿,手术疗法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该是“能手法慎手术”。


  中药煎洗疗法在清代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就有记载,中药局部透入以及热疗效是取效的关键,活血温经汤外洗的温经散寒、消瘀散结效果是非常突出的,但患儿皮肤娇嫩,长期泡洗中药容易染色,因此,泡药1周后要间隔休息3天,让皮肤得到适当休息。


  手法按摩非常重要,难度也不算大,但需每日频繁地实施手法,家长按摩时患儿依从性也会比较好,因此,医生应教会家长按摩,需要强调的是,力度不用太大,不要急于求成。


  此病既然是吸咬所致,当然还要从源头进行预防,用安慰奶嘴是最适宜的选择,既可以防止手指咬伤,又可以防止误食手指上残留的中药,同时,也是此年龄段幼儿口腔健康的需求。有的专家提出戴指套,因为患儿年龄太小,不容易配合,困难较大,必要性也不大。

(本案编写:彭力平、李媛)

关联词条:

  • # 腱鞘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深圳市中医院,指导专家:彭力平 主任中医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