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3~4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韩立老师讲解:


今天忙了一天晚上才回来,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对第三条条文的一些理解。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啊,发热了和没有发热,他都是一个太阳病。必恶寒,体痛,呕逆,大家注意了,多了一个体痛,体痛就是身体痛,这时候我认为就不只是一个表证了,他就有肌肉的疼痛。然后他又有呕逆症状,呕逆症状是什么?对于这个呕逆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太阳阳明的阳明的病。呕逆那更是一个阳明病,肠胃道反应。伤寒阴阳俱紧者,这个阴阳脉怎么理解?阴阳脉我的理解就是,何为阴阳,上为阳,下为阴,那上部脉下部脉都是。阴阳脉也可以理解为浮和沉,浮者为阳,沉者为阴,不管是上部脉还是下部脉,不管浮取脉还是沉取脉,他都是紧的。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病已经入里了。可以说名为伤寒伤寒是一个太阳阳明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那是什么?就是相对来说他不是跳得很快,如果他跳得快,那说明他进入血分了,血分那就是往少阳走了,那肯定是传经了啊,颇欲吐,频频的吐,就是这个吐非常剧烈,老是在吐、老是在呕那就不是阳明证了,那就是少阳证。


烦躁烦躁是什么,那肯定是热影响了心神烦躁,那是热入血室。脉数急者为传,血分已经受热,心里都开始烦躁,频频欲吐引起的少阳证,那肯定是传变。这时候就不是太阳证了,太阳已经往阳明、少阳上在转。这是我对这句条文的理解。


有人肯定要问,那既然在太阳篇里面为什么有阳明证?我认为在伤寒里面的太阳篇里面,他很多病名,比如说太阳和阳明同病,太阳和少阳同病或者太阳阳明少阳同病,他都写在太阳篇,为什么?因为他都有太阳的症状。这有利于它的归类和分化,和对疾病的理解。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