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易巨荪(?—1913),原名易庆堂,号巨荪,广东鹤山县人。受祖父教导,嗜读神农、黄帝扁鹊、仲景之书,尤其对仲师之《伤寒》、《金匮》心慕力追,用功极深。之后,在广州旧西关(现在的广州市荔湾区)开业行医,寓名“集思草庐”。易巨荪与广州当时以专研《伤寒》闻名的陈英畦、黎庇留谭彤晖一起被称为岭南《伤寒》“四大金刚”。

光绪二十年(1894年)二至六月,广东爆发鼠疫,“死人十万有奇,父不能顾子,兄不能顾弟,夫不能顾妻,哭泣之声遍闾里”。时医用人参败毒散达原饮防风通圣散等方治疗不效,易巨荪从《金匮》“阴阳毒”证治中得到启发,与黎庇留谭彤晖商定,以广升麻为主药治疗鼠疫,活人无数。

易巨荪著有《集思医编》、《集思医案》,前书现已失传,后书成于光绪二十年冬,未曾付梓,仅有手抄本传世。正如其在序例中所言:“(此集)以为二三同学取法,非所望于传世也”。其人品性情,于此可见一斑。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