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当前位置:四君中医>书苑

温病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本书分五部分阐述了基础理论,15种四时温病的中医诊治,43种现代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诊治,18位古代温病名家的学术观点及成就,对27种古代温病名著予以诠释等。...
内部

伤寒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分章论述,下篇为类证辨析、类方辨析、用药辨析、专题研究。书末附有条文索引和方剂索引。...
内部

内经(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本书上篇介绍内经的成书及其科技文化背景、学术发展概括;中篇从医学原理、哲学思想和学术专题等加以阐述;下篇是原文导读,选《素问》36篇,《灵框》20篇;附篇介绍内经古韵研究、《内径》研究思路和方法。...
内部

金匮要略(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本书阐述《金匮要略》脏腑辨证的思维方法及临床应用;精选历代名医名著学术精华,介绍了《金匮要略》的版本学术思想、金匮28篇原文、金匮科研思路、现代研究方法等。...
内部

骨伤科学·下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本书包括骨折、脱位、筋伤、内伤、骨病、骨伤生物力学、骨伤实验学等八篇,基本上概括了中医骨伤科学的全部内容。...
内部

骨伤科学·上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本书包括骨折、脱位、筋伤、内伤、骨病、骨伤生物力学、骨伤实验学等八篇,基本上概括了中医骨伤科学的全部内容。...
内部

方剂学.上下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方剂学(第2版)(套装上下册)》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之一,是由著名中医学家、方剂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李飞教授率领全国近十所中医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而成。《方剂学(第2版)(套装上下册)》于2002年5月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并...
内部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共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纳子法和纳甲法子午流注的组成、五俞穴与天干、五行的配合和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脏腑经络辨证候时取穴、医案及子午流注的现代研究。第二章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主要论述灵龟八...
内部

中医治法与方剂 第5版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内容简介:《中医治法与方剂》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倾力近50年完成的专著,自197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来,历经30余年,总印数达40余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几代中医学者必备参考书之一。本次修订是在20...
内部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是中医鉴别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概括阐述了症状的意义和怎样对症状进行鉴别诊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各论按照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科、五官科等各科常见症状顺序排列,共500条。有些条...
内部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第2版)是组成中医鉴别诊断学三部专著中最重要的一部(其余二部是《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本书是从证候学的角度对中医“辨证”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共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从...
内部

中医正骨学

本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中医正骨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骨折概论、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柱与脊髓损伤、脱位概论等。...
内部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