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当前位置:四君中医>书苑

《敖氏伤寒金镜录》师生读书笔记

本书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古籍选读”课程所选用的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师生读书笔记为基础而作成。全书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敖氏伤寒金镜录》全书的字词注释;第二部分:与清代舌诊专著《伤寒舌鉴》的比较分析;第三部分:中国...
内部

仲景护理学 伤寒卷

本书主要从张仲景《伤寒论》著作中挖掘有关护理方面的内容,结合现代护理学的临床应用进行挖掘整理,共分九章,通篇以每个条文需要的护理重点实施项目为原则进行划分,遵照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尊古而不逆古,创新而不离谱”的原则进行编写。...
内部

中医师承学堂经方医学书系 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胡希恕先生为近代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创立了”以六经释八纲”学说。本书作者陈雁黎以临床应用为主轴,将胡希恕先生有关《伤寒论》的文章、札记、医案、经验进行了汇总。重点是从胡希恕先生60年代临证亲自书写的230个原始医案中,选出了80个案例,奉献...
内部

中医气功学 新世纪第4版

本书分为四篇:上篇为基础理论,介绍中医气功发展简史、传统理论及现代研究。中篇为实践技能,介绍气功修炼的基本操作、功法概论及各种功法。下篇为临床治疗,介绍气功疗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临床辨治原则和工作规范及常见适用病种。附篇为古典文献。...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针灸甲乙经 大字版

本书十二卷,共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大致为:卷一论脏腑、气血津液,卷二论经络,卷三论腧穴,卷四论脉诊,卷五论刺灸法,卷六论病因病机,卷七至卷十二论临床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医学源流论 大字版

《医学源流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属医论著作。分上、下二卷,为清·徐灵胎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所著。此书是其主要的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论治法、书论、各科、古今。内容纵横捭阖...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医学三字经 大字版

《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血证论 大字版

本书共8卷,第一卷总论血证,卷二论述血上干证治十四条,卷三论述血外渗证治七条,卷四论述了血下泄证治六条,卷五论述了血中淤证五条,卷六论述了失血诸见证四十条,卷七卷八为编列本书所用各方。...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温病条辨 大字版

此书为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余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今之温病学教材,取该书之说亦多。...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望诊遵经 大字版

《望诊遵经》,诊断学专著。二卷。清汪宏撰于1875年。作者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关望诊资料予以归纳整理而成此书。内容丰富,持论悉遵经义。上卷叙述望诊的重要性及其掌握运用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汤头歌诀 大字版

《汤头歌诀》,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
内部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四诊抉微 大字版

《四诊抉微》诊断学专著,八卷,清代林之翰撰于1723年。作者博采《内经》、《难经》、《脉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理论及后世诸家之说,类例相从,更参一己之所得,编撰而成。其中望诊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诊、体表诸部以及小儿指纹...
内部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