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当前位置:四君中医>书苑

伤寒指归 05 伤寒金匮

作者:(清)戈颂平著;张方毅等校注页数:284 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丛书名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简介:《伤寒指归》系清代医家戈颂平所著,是一部理论与作者个人心得相结合、颇具影响的医学著作。全书共分六卷。卷...
内部

伤寒正宗

《伤寒正宗》八卷,清·史以甲著。该书前三卷运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并于每条经文之中以小字附注的形式施加按语,对原书条文进行了疏解。五卷为证治方论,史氏将伤寒证侯归纳为112种,并补充方剂200余首,汇集前贤方论22家,充了《伤...
内部

伤寒杂病论白话解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条注释《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每篇后附有理论阐释和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 辨脉法第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等。...
内部

伤寒易玄

本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该书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内部

伤寒绪论 08 伤寒金匮

《伤寒绪论》为清初名医张璐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初刻于清康熙丁未年(1667),全书共为上下两卷,上卷叙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三阴中寒等40余证及脉法、查色、辨舌、宜禁、劫法等,下卷论述发热、头痛、恶风等100中病证,最后还载148首方剂...
内部

伤寒论原文真义

本书为对仲景《伤寒论》的条文发挥。以气化真诠和病变纲要为纲,分卷一至卷六,为六经逐节串注,卷七至末则侧重差后劳复等的描述,全论以标本之阴阳为两扇,一线到底。苏世屏医师精通《黄帝内经》《难经》并博览唐宋以后许多医著,对中医学有较深的造诣,在《...
内部

伤寒论阴阳图说

《伤寒论阴阳图说》是一部研究《伤寒论》理论体系的著作,它从《周易》原理入手,破释《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命名,创建《伤寒论》三阴三阳图,并溯其学术渊源,与所涉古训相关篇章分别比较,论证其异同,明析仲景继承、发扬、革新中医学术的内涵,为研究《伤寒...
内部

伤寒论译注

【作 者】边正方,边玉麟,边玉凤著 【丛书名】中医经典白话珍藏本 【形态项】 486...
内部

伤寒论选读 新世纪第4版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其中“总论”为全书的概括性论述,阐述《伤寒论》成书的历史背景、产生与沿革、学术渊源与成就等;“各论”共列八章,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内部

伤寒论白话解

本书是对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白话文解释,编排上分为【原文】【白话解】【解析】,对一些难解字句进行了【注释】。本书尊重原著,并查阅了大量历代、近现代的文献资料,注释简明扼要,白话解通俗易懂,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广大中医...
内部

伤寒金匮 39 伤寒折衷

《伤寒折衷/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明末清初林澜撰,刊刻于康熙十九年(1680)。本书搜采历代《伤寒论》注释诸书汇编而成。卷一至卷十二以仲景《伤寒论》之旧,参考前贤论述,参以己说,逐条注释原文;卷十三至卷十六为类证,以症类方统条:卷十七、十八...
内部

伤寒金匮 36 伤寒经注

全书共十三卷,为《伤寒论》原文的注释读本。作者打破了《伤寒论》原文顺序,按六经病证的内容,将原文归类为太阳辨证、太阳汗后、太阳误攻、阳明攻下、阳明表散、少阳证治、少阴温散、少阴清解、厥阴证治等篇章,同时也保留了伤寒例、辨脉法、平脉法及“可不...
内部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