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当前位置:四君中医>书苑

伤寒论汤证新解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经典《伤寒论》中临床常用,每首经方由“原文摘录”“临证发挥”“应用要点”“现代研究”等组成。“原文摘录”列出与方剂出处相关的《伤寒论》条文。“临证发挥”所选医案尽可能地选择临床疗效佳、原方或以原方为主、疗程短、疑难杂症、疾...
内部

伤寒论速记 应考掌中宝

《伤寒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虽以“伤寒”为名,实承载了“辨证论治”之道,千余年来一直是习中医者必读范本,历代医家更奉之若临床法典。《伤寒论》文字质朴却蕴义深厚,条文精义常令学者颇难领会,历代注家的众多著述更令学者莫衷一是。...
内部

伤寒论浅注

本书共6卷,遵从张志聪、张锡驹所分章节,专注六经诸篇,至劳复止;以平脉、辨脉、伤寒例、诸可不可等篇为王叔和所增,皆置之不论。而对仲景原文,陈修园认为《伤寒论》三百九十七节,每一节自成一法,故别创体例,采浅显文字,用小字衬注于原文之中。又于每...
内部

伤寒论评话

本书根据作者的研究心得和临床经验, 提出大量不同于现行论文、专著和教科书的新观点。每节均以新观点为标题, 正文则对所提观点, 从《伤寒论》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语言环境, 以及文字学、校勘学、中医药专业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反复论证, 并以作者数...
内部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

“钩沉”,即对现有注释、发挥、整理《伤寒论》的内容中涉及较少,但却隐含于《伤寒论》中的有关概念、病证进行发掘、阐释,借以完善其理论构架和证候体系,譬如“经传”“三阳蓄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分析。...
内部

伤寒论大方图解

本书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图解《伤寒论》方23首,绘图23幅,附舌苔图6幅。下卷图解《伤寒论》方17首,《金匮要略》方11首,绘图31幅。图解以方剂名称为标题,先列出原文,予简要注释,附绘图说明,后选引喻嘉言《尚论篇》及《医宗金鉴》之说,兼采张...
内部

伤寒论辨证广注

本书十四卷。前附参考书目为卷首,采集《素问·热论》和《灵枢·经脉》篇有关热病内容为第一卷,第二卷及之后以《伤寒论》属于热病的六经原文为基础,并广泛收集前代名家之说,逐条辨注。每卷后附自晋至明代著名医家遵仲景《伤寒论》精神,变通其法、活用其方...
内部

伤寒论 求是 精修案例版

陈亦人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名中医。国内著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他主编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划时代的巨著。《求是》则是他的另一部精粹之作,融注了他毕生...
内部

伤寒活人指掌图

本书主要内容为伤寒赋、伤寒脉法、五运六气图、伤寒病证证治、药方等。本书撷取《伤寒论》要旨,兼采诸家有关伤寒学验之精华,论述阐发仲景之学。以骈文、绘图形式论述伤寒病传变证治及五运六气学说,以表格形式阐述伤寒二十种脉象及发热、发斑、发黄、呕吐、...
内部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1

恽铁樵著.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恽铁樵伤寒论研究、恽铁樵伤寒论讲义 1...
内部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 7

本套丛书选取恽铁樵的《伤寒论研究》和《伤寒论讲义》,王和安的《伤寒论新》(1929年),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1931年),祝味菊的《伤寒新义》(1931年)、《伤寒方解》(1932年),张锡纯的《伤寒讲义》(1933年),谭次仲的《伤寒...
内部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 6

本套丛书选取恽铁樵的《伤寒论研究》和《伤寒论讲义》,王和安的《伤寒论新》(1929年),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1931年),祝味菊的《伤寒新义》(1931年)、《伤寒方解》(1932年),张锡纯的《伤寒讲义》(1933年),谭次仲的《伤寒...
内部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