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当前位置:四君中医>书苑

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作 者 :鲁兆麟,杨蕙芝著 出版发行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12 ISBN号 :7-117-02782-7 页 数 : 258...
内部

洁庐医学丛谈

作 者 :杨莹洁著;魏章亨等协助整理 出版发行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12 ISBN号 :7-5364-4132-0 页 数 : 241...
内部

回归中医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

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是在“事事以翻脸不认古人为标准”的时代背景下,以西医学为参照系加以整理的产物。我们现在是到了对自近代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反映了传统中医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作出反思并加以重...
内部

壶天漫絮

《壶天漫絮》的作者在本书中语重心长,从自己的所读、所学、所见、所经历过的各个不同人生侧面,以《老子·德道经》为纲,以古先辈教导为训,对自己人生四十余载旅途上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芸芸事事,以德为镜,察微识巨,以正心、正性、正觉去思悟体证,从中汲...
内部

"国医"之殇:百年中医沉浮录

《"国医"之殇:百年中医沉浮录》内容简介:中国近代,狂澜突进、风雷激荡的社会与文化变革给传统丈化带来不小的伤害:如果说革命是医治国弱民贫无法避免的虎狼重剂,“打倒孔家店"确实是破除封建、思想启蒙所必须,然而,并不涉及思想政治,仅仅是民生日用...
内部

国宝·同仁堂

《国宝·同仁堂》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乐家传人的回忆和当代人的亲历,生动地记叙了同仁堂340年的发展史。从创立之初的千古承诺,到“供奉御药”的吉凶莫测;从再造中兴的艰难曲折,到强虏入侵的国恨家仇;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凤凰涅槃”,到锐意改革的创...
内部

郭贞卿医论集

郭贞卿老中医出生于世代业医的家庭,行医七十余年,在内、妇、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内、妇、儿科内治诸法之外,擅长于针刺、灸疗、推拿、外用药物等法,尤以一指禅推拿和点穴为绝。临证常内外合治,屡起沉疴痼疾,积有丰富的经验,临证七十余年...
内部

感悟中医(第2版)

《感悟中医》作者马有度教授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是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活动家,对中医怀有深厚的感情。《感悟中医》就是马有度教授结合自己从学医、行医50年的体会和感悟编写而成。《感悟中医》第一版发行后深受读者欢迎,本次...
内部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研究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研究》分上下两篇,分别从学术思想和历史背景两方面详细论证和描述了与《辅行诀》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历史现象。上篇“《辅行诀》之学术管窥”的表述逻辑是着眼于现实的,即首先承认《辅行诀》存在着不同的传抄本系统(并罗列其典型文本三种...
内部

扶阳论坛

《扶阳论坛》作者卢崇汉、李可、刘力红,中医学之重阳、扶阳思想源自《周易》、《黄帝内经》,并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仲景以降,此一思想虽延绵不绝,然或损或益,或偏于理上一得之解,或限于临证一方之用,终未能成体系之学。及至晚清,...
内部

发现古脉 中国古典医学与数术身体观

本书探讨古典医学中经脉学说的源起。所研究的期间是自战国迄于西汉末,正值医学知识体系从众说纷纭渐趋统一的时代。传统对经脉观念缘起的解释,大致是认为与针灸术有密切关系。始初先民由经验认知刺激个别腧穴有疗病的功效。九针等工具的出现使腧穴位置与主治...
内部

解密中医处方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解密中医处方》共收集药物463种。以功效设具体章节,把每味药物的讲授重点放在临床应用方面,而中药的应用离不开配伍,故《对症下药:解密中医处方》专列条目,记述配伍方法。一般药物均列“特别揭示”,旁征博引、融汇古今,以期对该药物做一...
内部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