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释名
《新修本草》云:“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本经》但云味酸,当以木为五行之先也。”
来源及植物形态
南五味子,始载于《图经本草》。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陕西、甘肃。此外,四川、云南等地亦产。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性味归经
性味:酸,温。
①《本经》:"味酸,温。"
②《别录》:"无毒。"
③《唐本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
④《长沙药解》:"味酸微苦咸,气涩。"
归经:入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纲目》:"入肝、心。"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配伍应用均与五味子相同(见五味子条)。
按语备注
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其药理、药效方向的差异如何有待研究。
词条深挖(1)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求道
575
0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