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杏林春暖
中医药承载着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总结,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是国家 “四免一关怀政策”惠及更多艾滋病患者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和补充。全国试点项目于2004年启动,云南省作为第二批开展该项目的省份之一,于2005年6月开始启动,至今已十余年。形成了以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为技术龙头,省-州-县三级规范化的中医药治疗体系,并逐渐向基层延伸;建立一支具有丰富临床实践和较高科研能力的人才队伍。
张震先生作为国医大师、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是我国研究证候学的先驱,他对艾滋病中医证候有创新性的见解。在试点项目初期,张老不顾近80岁高龄,亲自深入我省艾滋病高度流行地区,接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收集艾滋病中医四诊信息,归纳并分析艾滋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证型特点,为后来云南省开展艾滋病中医症候和治法治则的科学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老一直倡导疏调气机为中医药内治大法之一,强调“欲求临床疗效的提高,无忘对患者气机之疏调”的宗旨。针对艾滋病独特的病因病机、转变规律及预后转归,提出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主,并亲手拟定了两个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处方(扶正抗毒方和康爱保生方),无偿提供给项目使用。
在张老的精心指导下,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扶正抗毒方和康爱保生方进行了药学、药理毒理等系列研究,反复探索,研制成扶正抗毒丸(或胶囊)和康爱保生丸(或胶囊),并成功注册为医疗机构制剂,作为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固定制剂,在全省12个州市44个治疗基地(点)广泛应用。目前,全省累计服用扶正抗毒丸(或胶囊)和康爱保生丸(或胶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超过1万余人。服用两个中药制剂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信心增强,取得了相应的疗效与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患者的认可,真正把党和政府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雨露播撒到边疆各处。
十年来,他不辞辛劳,坚持不辍,奋战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岗位上,并精心指导后人开展系列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科研和临床救治。在张震先生的带领下,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项目管理、临床治疗和研究探索,全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7年10月底,全省累计治疗14110人,在治6647人。覆盖全省12个州市、25个县、44个治疗基地(点),覆盖率达到23.1%。是全国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19个省中实际在治人数最多、治疗规模最大的省。全省项目治疗基地/点以试点项目为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州级课题,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课题9项,省部级、州级课题多项,参与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积极开展科研探索。获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州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县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