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四君中医>电子书详情

目录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传说为华佗所作,有名邓处中者尝为该书作序,言此书系从华氏寝室遗藏中获得,然语多怪诞,颇不足信,且《隋书》及新旧《唐书》均未著录,疑为六朝人所作,特假托华佗之名而已。成书年代尚无定论。
本书医论部分中对脏腑辨证的论述对后世易水学派有较大影响。书分3卷(《宋书·艺文志》作"一卷"。另有"二卷"本或"八卷"本,内容相同)。从内容分析,《中藏经》可能成书于北宋。该书载述之地黄煎丸,内有山药(旧名薯蓣,为避英宗名讳而改此名),故知此书当成书于英宗后(1064年以后)。而《中藏经》的书名首见于《宋志》。但清代孙星衍认为:"此书文义古奥,似是六朝人所撰。"亦有人主张,医论与附方部分成书于不同年代。
全书前半部属基础理论范畴,后半部为临床证治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医论部分共49篇,联系脏腑生成和病理以分析证候和脉象,并论各个脏腑的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包括阴厥、劳伤、中风偏枯、脚弱、水肿、痹证、痞证、瘕积聚等内容。兼论外科常见的疔疮、痈疽等病,书中对一度盛行之"服饵"有较为中肯之评析。临床部分则介绍各科治疗方药及主治病证。所列诸方大多配伍严密,服法交代清楚。不少方剂类似经方,方论亦有精义,为后世临床家所珍视。此书有多种刊本,现存最早为明《医统正脉》本,另有明清多种刊本及日刻本、现代排印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