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四君中医>电子书详情

目录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高氏论病偏重内因,重视脏腑功能失调,尤其着眼于真阴真阳的偏盛偏衰。治疗上着重调整水火之偏,补上升阳和疏肝理郁,并有一定的创见。高氏进一步阐发了温补学说。他认为人以元气为本,病以内因为主,治疗念念不忘顾护元气。并认为"人之元气有限",故补不嫌早,攻不嫌迟,用药偏于温补,主张用扶正的手段以达到祛邪的目的。高氏不仅将温补学说广泛运用于内伤杂病,并且用于外感热病,他提出温病后期伤阳的问题,指出舌苔黑滑用八味丸,并在所撰《四明医案》,记载了数例用参、附等温热药以治热病伤阳的案例。高氏创用益气助阳之法,以治疗温病后期阴损及阳,以及亡阳厥脱之证,实为难得。高氏不仅擅长用八味丸补阳,而且对用六味饮化裁治疗阴虚火旺之证,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他对郁证的论治,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疾病无论内外,皆由"七情过极,必生拂郁之病"。对于郁证的治疗,一般多以逍遥散、越鞠丸加减,但若阴虚火旺之体遇此,柴胡、香附等升散香燥之品伤正劫液,则易犯"虚虚"之戒,为此高氏创制了滋水清肝饮,药用六味地黄丸加柴胡、白芍、归身、山栀、枣仁。取六味地黄丸滋阴,山栀降火,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枣仁养血柔肝,更适用于阴虚之郁证。高氏对于杂病的治疗亦有不少独到之处。如对于形体壮实而有"血燥大肠枯干、黑屎积叠胃底"的患者,高氏主张将大黄加入滋润药中以助血药,谓"大肠一润利,而胃自开矣"。确有其效。高氏习医20余年,穷研《内经》,参究前人之学,在医学事业上颇有建树。
著有《四明心法》又名《医家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另遗著诗文有《桐斋集》、《语溪集》、《冬青阁集》数种。